31岁来临时的31条沉思
文/冯倩
1、需反复提醒自己世界的多样性,以及人的多样性,尝试接受这一点。
2、悲伤来自哪里呢?一个人在牢笼里,还没有找到他的钥匙。
3、一个人该如何生活?如何爱?这是我们迟到要碰到的疑问,因为我们迟早要在生活和爱中碰壁。
4、你与欲望的关系如何,大概别人一望便知。有的人关系良好,满足适度的欲望,且懂得保持饥饿;有的人要么欲望过满,要么饥渴过重,整个人看起来就是欲望失控的结果。
5、有些人通过索取来给予,有些人通过给予来索取。这些都是错位的。最和谐和美丽的状态当然是:如其所是。给予和索取都是真实的,自自然然的。这个很难,取决于双方。
6、人只有先爱自己,才能原谅他人。
7、勇气是我喜欢的关键词之一。它隐含的是对未知的探求,对边界的突破,试图把荒漠变成绿洲的力量感,以及对崩塌之物的修复和重建。它起身面向的是黑暗与不可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它可能会导向看似的荒唐,却因其超越而更令人动容。
8、不要比较痛苦,任何痛苦对承受的人来说都是真实的,重大的。比较是不尊重。
9、节约词,节约重量,节约外表,收回,退,沉没,闭嘴,观看,结一些果实。这大概是三十岁这一年我的主要状态。我减了一些体重,收起了大部分“奇装异服”,外表回归最普通,最省力模式。我在内心究竟想做什么?可能是想摆脱长久以来狠狠投入的沉滞感,提升一下生命的速度。
10、我爱你等于:我了解你,接纳你,看见你,看见你心中的沟壑,知道你在哪里,可以跑过去牵起你的手,可以站在原地望向你,在你成为你的旅途上,提供食粮,林荫,好天气,镜照;我爱你不等于:我以我的方式对待你,哪怕是对你好。
11、热情是需要保护的,没事儿千万别打击它。
12、困惑升起,困惑轰鸣,困惑剥落。在心灵层面,对困惑的解答不是给予直接的答案,而是走进另一重境界,处于更清明宁静的王国。所以困惑不是被击碎,而是剥落。它轻轻地,像熟透的果子落入泥土。
13、每个不容易被打垮的人都有自己抵抗抑郁的方式,对我来说,之前是读书,但读书带来的结果喜忧参半。今年我找到了更好的方式:长跑和跳舞。
14、肆无忌惮地谈论不管什么,都让人羞愧。你所真真热爱之物最好的存放处是你的内心。
15、是啊,艺术家、诗人或小说家跟僧侣、修行者或开悟之人是会相遇的,有伍尔芙的这段话为证:“一个人并不是经常找到休息的机会,只有作为人的自我,作为一个楔形的内核,才能获得休息。抛弃了外表的个性,你就抛弃了那些烦恼、匆忙、骚动;当一切都集中到这种和平、安宁、永恒的境界之中,于是某种战胜了生活的凯旋的欢呼,就升腾到她的唇边。”那个能够休息的“楔形的内核”即是禅修中的“止”。
16、今年触动我的纪录片之一是关于美国摄影师薇薇安·迈尔的,她终生的职业是保姆,她不为任何人所知地拍摄过10万张照片,并从未想过给别人看,一直到去世后才被偶然发现。她不动声色地抽了当下绞尽脑汁获取关注的人们一耳光。她似乎在说,生命首先是自己的,而不是工具。相较于十万次按下快门的快乐,被看见的需要是多么乏味啊。
17、带着匮乏向外寻找,就如同蒙上眼睛走路。
18、首先是理解,其次才是爱。因为爱不是给予,也不是索取,而是联接。
19、不要从行动的生活逃向默观的生活,也不要从默观的生活逃向行动的生活。要交互为用,并行不悖。——引自黑塞。
20、远离这样一种人:充满偏见,且固执。
21、小声说话的人在说:我不重要忽视我;大声说话的人在说:我很重要注意我;不说话的人在说:我就是我。
22、有一天我静静坐在沙发上,突然感到自由。我的身体和心灵没有束缚,我可以去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我愿意。
23、没有自我的成熟,柔软和天真容易被伤害和污染;没有自我的成熟,强势和凶猛容易伤害人。
24、自我的成熟标志之一是良好的边界感和分寸感。
25、多用流动的视角而不是切片和拦断的视角看待人、事,以及自己。
26、评判最容易,理解最难。前者是在自我的壁垒之上加固壁垒,后者是打破和超越。(www.lizhi.com)前者会让自己更加封闭,后者是敞开和对他人最大的善举。
27、保持一个好记性,比如最好还记得小时候热爱和追求的东西;学会遗忘,比如尽量遗忘掉落在你身上灰尘。
28、造物主对人的仁慈之处在于,给了他们丰富心灵的能力,对年龄和外表而言不可逆的线性时间,竟可以在心灵上弯曲、回转、跳跃,这让一个三十岁的人,只要ta愿意,竟然也可以瞬间回到三岁或者去到六十岁。不善用这一能力,是令人遗憾的。
29、从审美上,我偏爱冬天的树,而非夏天的,我常说冬天的树在去掉了枝枝叶叶之后,会显出一种“精神性的美感”。过简朴的生活,少一些修饰,不要浮夸,不使用障眼法。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写过《小王子》的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说:“万事万物,达到极致完美的境界,并非在无法多增添任何东西的时候,而是在无法再减去任何东西的时候。”
30、去和解,哪怕最终会带来分离。
31、不要害怕丢失,相遇的会再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