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富豪离奇身世:从乞丐到亿万富翁
正所谓英雄莫问出处,一些地产富豪刚开始食不果腹,衣衫褴褛,但通过个人努力,现在已经身价数十亿元。他们创造财富的经验和超凡人的意志值得后来者借鉴。
1、梁希森
梁希森早年讨饭
名片:山东希森集团董事长
绰号:菜园子
史前档案:包工头出身,1999年入主北京玫瑰园[最新消息价格户型点评],自此在地产界一炮走红。
报载:梁希森幼年曾一度以讨饭为生,早年做过铁匠,并在面粉厂、装修队做过工人。1992年,他组建希森集团。1999年,梁希森以最大债权人的身份,用3.98亿元拍得了陷入困境的北京最大别墅工程玫瑰园———拖垮邓智仁利达行的项目。传说他目不识丁,却通过自身的努力,成功积累并运作着好几亿元的资产。
风传:其一、梁希森童年只上过一年小学,从小受够了最刻苦铭心的磨难:曾经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曾经浪迹四乡,谋求生路;为住旅馆填一张登记卡,他要求人帮忙;办完事后需要签字,他竟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其二、他有一个梦想:造起楼房,让所有家乡村民住进去。拆了老房子,节约出宅基地面积,用于养殖业,再把农民变成工人,都在这个养殖工厂上班,从而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着村民的生活。
出身影响:梁希森-早年讨饭:早年坎坷的经历,让他怀有一颗拯救乡民的心。
评:不管他的“乌托邦梦想”结果如何,他为群众做出的努力值得尊敬。
2、王石
王石玉米贩子
名片:万科董事长绰号:立地太岁
史前档案:军人出身,1984年下海办企业,1988年企业更名万科。
报载:原籍安徽,1951年出生于广西柳州。在新疆做了5年汽车兵,转业后在兰州做了1年的工人。由于其父在柳州铁路局当领导,王石得以进入兰州铁道学院当了工农兵大学生,读给排水专业。毕业后进入广东省经贸委做经济情报研究工作。1984年左右他下海创业,组建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1988年更名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风传:其一、王石1980年代初期到深圳发展。令他人吃惊的是,王石的第一桶金是靠做饲料中介商,通过倒卖玉米得来的,这让他赚了300万元;其二、王石用倒玉米赚来的钱开办了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经营从日本进口的电器、仪器产品,同时还搞服装厂、手表厂、饮料厂、印刷厂、手饰厂等等。用王石的话来说,“就是除了黄赌毒、军火不做之外,基本万科都涉及到了。”出身影响:军人出身,为人果断,80年代初期即敢于下海,操盘万科也多次表现出敢于决断的气魄。
点评:一个大老板,却过着戏剧般的人生。
3、孟晓苏
孟晓苏中南海官员
名片:中房集团董事长
绰号:双枪将
史前档案:官员出身,据说曾担任过万里委员长的秘书。1991年进入中国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担任总经理。
报载:孟晓苏是共和国同龄人,祖籍山东,出生于苏州,长于北京。1968年中学毕业后,成为北京吉普汽车厂的普通工人。1977年参加高考,考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之后的工作历程中,他师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萧灼基,并相继取得了经济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1982年孟晓苏大学毕业后,被选入中宣部新闻局工作,1983年进入国务院工作。1988年起,他先后担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局长、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副局长等职务,1991年调往中国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担任总经理,从此开始了房地产开发的工作生涯。
风传:孟晓苏绝大部分的论文都是从子夜2点之后开始写的,几十年如一日。他在中房集团的写作习惯的形成与中南海的工作经历极为密切,所有文件都自己动手,从不用秘书。10多年来,他撰写和主编了10本房地产业著作,发表了180多篇论文。
出身影响: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到商场自然游刃有余。
4、李长山
李长山铁匠铺学徒
名片:太合环球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
绰号:扑天雕
史前档案:官员出身,人生经历非常丰富。
报载:李长山1951年生于河北玉田。下过乡,当过农民,做过铁匠铺学徒,当过兵,担任过新闻记者,也做过政府官员。曾任秦皇岛市城建局办公室主任、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外资企业管理局局长、秦皇岛市开发区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秦皇岛市开发区科技开发总公司董事长等一系列官职。(励志名言 www.lizhi.com)1992年弃官下海,开始涉足房地产业。1997年加盟太合集团,主持过北京欧陆经典、时代庄园、太合嘉园、太合国际友谊村等多个大型项目的开发与经营。
风传:其一、李长山18岁不到,就已经成了下乡知青,一个农民要吃的苦,他没少吃一点儿,当时铁匠的工分多,李长山就想办法当了一名铁匠的学徒;其二、1969年,他被送进唐山《劳动日报》举办的一个“土记者学习班”学习。机会加勤奋,使李长山参与采写的文章在《光明日报》的显著位置全文刊出,并引起唐山地区的轰动,也改变了他的命运。
出身影响:官场历练很丰富,让他在房地产界也如鱼得水。
点评:人生有很多机会,就看能不能抓住最好的一次。
5、朱孟依
朱孟依包工头出身
名片:合生创展董事局主席
绰号:入云龙
史前档案:包工头出身,1992年创办合生创展集团,从此发迹。
报载:朱孟依是广东丰顺县人,早在1980年代中前期,20岁出头的他就已成为镇上的一个包工头。朱孟依看到镇上很多人在开商铺,就去找镇政府,表示愿意帮助建设商业街,回报只要业主租金分成。把开发与经营捆绑在一起进行策划,从这开始,朱孟依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原始的地产开发商,这也让他挖到了事业上的第一桶金。朱孟依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来到香港,并顺利获得香港永久居住证,1992年他与张荣芳、陆维玑夫妇一起在香港创办了合生创展集团。
风传:其一、朱孟依以低廉价格抢先在当时尚属偏僻的广州天河区购买到大批农田,令合生创展仅土地资产在此后几年即以数倍乃至10倍以上的级别增长。但也有传闻说,这得益于朱与政府的良好关系,预先获知广州新城未来发展的方向;其二、朱孟依做事极其低调,生活也不张扬,几乎不接受记者采访,在网络上能搜索到他的惟一照片,还是因为合生创展在香港上市必须要提供的那张董事局主席照片。
出身影响:早年做包工头时,虽然很年轻,但已经具备商业房地产的操盘意识,所以后来成大业只能说是顺理成章。
点评:也许哪天朱老板与我们在路上擦肩而过,我们却懵然不知。
6、曾伟
曾伟早年银行高管
绰号:神算子
史前档案:银行高层出身,1996年涉足房地产。
报载:1988年,学农业经济的曾伟时年26岁,他从四川某国家单位辞职,来到了海南。在海南,他先后在省政府、省人民银行工作过。30岁时候,曾伟已经成为了招商银行总行行长助理,但出乎所有人的意外,一年后,他放弃了这个令人羡慕的职位,决定下海,开始了他从商的生涯。刚开始曾伟做了一家投资银行,但据说他的第一桶金却是1996年涉足房地产时赚取的。不过,直到曾伟开发了北京棕榈泉国际公寓这一高档项目,他才广为业界所知晓。
风传:其一、曾伟年轻气盛时的理想是当个县委书记,但他在四川却感到无法施展抱负,也陷入一个人生的低谷,于是他去了海南;其二、他辞官下海后,在美国谈判收购企业时认识了后来的太太妮可———那时妮可已经获得了美国国籍并打算在美国长期居祝据说认识的起因是因为找洗手间,曾伟则一开始就认准了妮可是理想中难得的伴侣。其三、曾伟一心要在公寓里打造出有五星级酒店的大堂,因此他每到国外高档酒店,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电子测量尺蹲下来测量数据,也不怕别人纳闷的目光。
出身影响:在四川工作时已经表现出超前的意识,所以他下海;做房地产后,他也抢在多数人之前开发高档公寓。
点评:坚持自己的信念,往往会取得成功。
7、张雷
张雷一张白纸
名片:当代集团总裁
绰号:铁面孔目
史前档案:国家干部出身,1995年起涉足房地产。
报载:张雷1962年生于北京,1988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1989年至1995年任职于某国家保密机关。1995年起先后担任北京中际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北京当代城市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北京当代鸿运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北京当代投资集团总裁等职务。近几年被列入福布斯内地百富榜。
风传:或许因为下海前任职于某国家保密机关的缘故,张雷早期的传闻极少,几乎没有在各媒体上出现过,那就留下一段空白传闻史吧。
出身影响:读法律专业,干保密工作,自然不习惯张扬,所以为人低调。
点评:名气与个人资产实力颇不对称,为人低调沉稳。
8、张力
张力公务员出身
名片:富力集团董事长
绰号:豹子头
史前档案:公务员出身,1993年左右和李思廉创立富力集团,从此发迹。
报载:张力1973年参加工作,从工人做起,后来在广州郊区二轻局做团委副书记。1986年,张力任花园村酒店总经理。不久又被借调去筹建白云区政府办公楼。这段时间里,张力发现自己做生意的秉赋。于是1988年,张力决定辞去公务员工作。最初他是做装修,后来才和香港人李思廉合作创办富力集团。
风传:其一、张力刚开始主要是搞装修,从接小工程起步,断断续续做了5年时间,积累了二三百万元左右;其二、1993年左右,他和李思廉一共投资2000万元,组建了广州天力地产公司,即富力集团的前身,从此开始了长达10多年的合作。(励志名言 www.lizhi.com)因为资金有限,他们刚开始时候主要以郊区或者城郊结合部地带的楼盘为主,多是廉价的宅张力----公务员出身基地和市区旧厂房的拆迁地块。出身影响:在做公务员时即发现了做生意的禀赋,做地产时眼光独到。
点评:纵观其经历,有点时势造英雄的味道。
9、冯仑
冯仑牟其中第一幕僚
名片:万通董事局主席
绰号:神机军师
史前档案:讲师出身,做过官员,担任过牟其中幕僚。1991年创建万通,从此发迹。
报载:1959年生于陕西西安,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获法学硕士学位。曾在中央党校、中宣部、国家体改委、武汉市经委和海南省委任职,从事理论研究及企业策划、经营、组织、管理工作。1991年领导创立了万通公司。风传:其一,1988年,冯仑在海口将1万台彩电批文递给某外贸公司老总———这批文是国务院体改所提供给冯仑的“费用”,交换来了30万元,他用这笔钱建起了海南体制改革研究所。其二,1989年因政治原因体改所解散,冯仑也“失业”了几个月。此后,他投靠了当时闻名全国的南德集团老总牟其中,最初担任政务秘书,月薪250元。一年后,冯仑成为牟其中的第一副手,工资也涨到850元,但冯仑很快体会到家族企业的弊端,于1991年离开牟其中。其三,1991年,冯仑用3万元从某信托公司换来了500万元投资,紧接着从银行贷来1500万元,开始了房地产经历,很快就挖到第一桶金。其四,1992年起万通进军北京,冯仑和潘石屹在北京保利大厦[最新消息价格户型点评]一起吃住达三年之久。后来万通系六兄弟因为在公司发展策略上意见相左而“离婚”,分家时,冯仑对潘石屹说:“我要骂你三个月,骂完之后就说你好话。”作为补偿,冯仑允许潘石屹把万通的成功都归到自己身上。
出身影响:讲师出身,精于理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点评:冯仑历练之丰,令人叹为观止,再加上他一直保持豁达的心态,想不成功比成功还难
10、邓智仁
邓智仁讨债先生
绰号:险道神
史前档案:香港皇家警察出身,1984年和别人合作创办香港利达行,开始了他的房地产代理生涯。
报载:1950年左右出生于香港一个公务员家庭,中学毕业后进入香港皇家警察队伍。在多年的经商生涯中,做过进出口、服装生意,也从事过金融期货,但据说最令他玩味和自嘲的莫过于替别人讨债。邓智仁创办的香港利达行规范整个香港房地产代理行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房地产代理佣金制度、从业规范和管理理念。因此有人说他建立了香港房地产代理行业的游戏规则。邓智仁1992年底投资北京玫瑰园[最新消息价格户型点评],开始了为期10年的个人北京发展史。这是一出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大戏,既有被玫瑰园拖垮的失败,也有代理万通[简介最新动态]新世界(行情资讯)的巨大成功,期间夹杂着自身发展的几上几下,直到2003年他终于退出江湖,听说一度隐居于成都。
风传:邓智仁曾不无凄凉地自嘲:自己是一个太有良心的人了。有人问起他怎么看待“玫瑰园”这滑铁卢之役的原因时,他斩钉截铁地说:“腐败。”出身影响:来自香港,很不适应大陆房地产市场的“潜规则”,最后败走麦城。
点评:邓智仁是北京楼市的一个另类,他的特立独行和唯我独尊,让他在京城地产界显得鹤立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