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培养男孩的五条禁忌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商人要赶飞机,当时已是深夜,找不到出租车,无奈之下搭了3个小伙子的车。一路上,商人战战兢兢,因为他知道这地方治安不好。后来,男孩们打消了他的疑虑:他们不想做坏事,因为他们都与父亲住在一起,而父亲就是“一直陪着你,支持你,无论什么时候都会和你站在同一战线上,还会教你认识很多东西”的人。商人感慨,其实是他们的父亲把我送到机场的,是他们的父亲保障了我的安全。
家庭教育首当其冲
陪伴孩子成长,做孩子的好榜样
如果说拯救男孩的首要责任在于家庭,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是男孩健康成长的保障,那么最应承担保障责任的就是父亲。有研究发现,男孩对男性的认识,就是从父亲开始的。从父亲身上,男孩学习如何举手投足,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关爱女性。充满男子汉气概的男孩,其父亲的教养行为往往是果断、具有权威性的。也就是说,男孩成长之路上,父亲的角色不能缺位,父亲的教育必不可少。
而培养健康自信的男孩,父母双方要改变凡事亲历亲为、越俎代庖的教育方式,拒绝做“保姆家长”或“陪读家长”。
其中道理很简单,所有的爱与恨都是相互的。唯有孩子生命中的重要成人愿意花时间与他共处,给他以关注,并以之为乐,孩子才会觉得被认可,进而建立起自我价值感,而这无疑是优秀男孩未来必备的心理素质。
此外,父母还应让男孩爱上运动。因为运动除了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培养男孩的归属感,塑造他们勇往直前、永不放弃的性格。在运动中取得的成就还能增强自信,逐渐获得成就感和自我认同。与孩子一起运动,还有机会教会他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遵守游戏规则和学会与人相处,感悟团队合作的益处。此外,青少年的天性就是不加分析地崇拜自己的偶像。如果这个人是出色的运动员,那么他们不仅会模仿他的运动精神,也会模仿他的人品、态度和生活方式。而这些都是很好的教育契机,适当加以利用,会对孩子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学校教育大有可为
明晰男孩认知特点,创造活力教育
如今男孩在学业上陷入危机,表面上与学校教育的考核评价方式有关,其实源于对被教育个体毫无区别对待的错误观念。有人评论,一个不尊重性别差异的学校,必定是一个男孩危机重重的学校。
而拯救男孩,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首先要在理念上认识到男女学生不同的生理结构和认知特点以及两者完全不同的学习方式。性别教育专家迈克尔·古德里安在《男孩的脑子想什么》中指出,男孩的大脑与女孩大脑相比,更多地依赖动作,更多地依赖空间机械刺激。男孩天生更容易接受图表、图像和运动物体的刺激,而不易接受单调的语言刺激。如果教师在讲课时说得太多,那么与女性大脑相比,男性大脑更有可能感到厌烦、分心、瞌睡或者坐立不安。
而且,相对来说,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是男孩的两大弱项。对此,老师应该根据男女学生的特殊需要,制定出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男孩精力旺盛,喜欢表演和辩论,非常需要有情绪的发泄空间,而不是成天被关在教室里,做没完没了的作业。如果仍然要求男孩像女孩一样安安静静地听老师讲课,拿着书本死记硬背概念和知识,既起不到理想的效果,也是一种对男孩心理的戕害,最终导致男孩对学校教育的深恶痛绝甚至是逃离。
在教育内容上,也可以针对男孩好动、爱表演的天性,以及在做中学的特点,为男孩加设语言、阅读、戏剧等课程,在考核方式上更加多元、灵活,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发展,让更多的男孩得到学校和他人的认可,使之找回自信,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此外,让男孩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班级事务和学校事务管理之中,目前许多学校以单纯学习成绩来评优和选拔学生干部的做法使男孩越来越边缘化。
例如,澳大利亚的麦基洛普中学,每年定期召开校园大会,参会者是一些特意挑选出来的男孩,目的是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生活里去,了解男孩对学校的看法、妨碍他们参与学校生活的障碍以及怎样克服障碍,从而对学校产生一种归属感。后来,参与会议的男孩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外,在学校形成鼓励学生热爱运动、热爱音乐和读书的氛围,也有助于男孩的全面发展。
政府和社会群策群力
增加男教师比例,关注男孩成长
大量事实表明,男孩陷入学业和心理等方面的危机,并非一个家庭和一所学校之责。而拯救男孩,也不是家庭和学校所完全能解决的,还需要政府部门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切实承担应有的责任。在拯救男孩方面,目前最迫切的是增加中小学中男性教师的比例。(励志一生 www.lizhi.com)当前,我国小学教师男女教师比例的严重失调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小学女教师远远多于男教师,在幼儿园,更是几乎见不到男教师。《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年》显示,女教师远高于男教师,尤其是东部女教师比例高于中西部,城市女教师比例高于农村,特别是城市小学女教师的比例高达79%。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孙云晓在《拯救男孩》一书中指出,鉴于男教师对男孩成长和教育的独特作用,政府相关部门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中小学男教师的比例。第一,在舆论引导上提高教师的地位,营造有利于男性进入中小学教师行业的良好社会氛围,让全社会认识到男教师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的独特价值和作用。第二,各地中小学招聘、选拔教师以及师范院校录取学生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男性比例。第三,提高教师收入有助于提升男教师在中小学的比重。
除了政府部门,社会各方面也应该有所行动,积极构建一个有效的网络来帮助那些处于危机中的男孩。例如,新西兰一家大公司就与学校一对一地结对,在工作日里,他们每周去学校两小时,帮助处境不好的男孩,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而且,全社会都要明白,毕竟拯救男孩不会危及女孩的利益,不会危及女孩的平等受教育权。相反,越来越多优秀的男孩,对这个社会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孩子延后入学一定好吗
大多数关于延后入学学生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从长远来看,延后入学的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不比比他们小的同学好,而且到三年级的时候,所有短期优势都不存在了。
我最喜欢的上世纪90年代的电视节目之一是《天才小医生》,它反映了美国梦理智的一面——如果道奇聪明到10岁就能完成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学业,那么不管常规如何,他都可能成为一位少年外科医生。美国曾聚集过一些冲破教育制度的束缚而突然冒出来的天才少年。卡尔·萨冈在16岁就读完了高中。斯蒂芬·霍金在20岁就从牛津毕业了。莫扎特才6岁,就开始巡回演出了。
唉!不会再有这种事情了。今天教育的最大发展趋势是相反的:抑制孩子的发展。而且他们“越聪明”(或者从统计学的角度说,他们越有可能获得成功),他们被耽误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种做法被称作“延后入学”,这种做法就像是推迟大学生运动员学程一年,等他们再长一岁时再上场参加比赛。美国教育部在2005年发布的一份报告表明,将近10%的美幼儿园学生实际上可以提前一年入学。
这种做法在私立学校和富裕家庭中尤为普遍。对康涅狄格州教育资料所作的一项分析表明,富裕地区延后入学的比率上升到了20%,而低收入地区的比率是2%到3%。
从发现趋势的角度来看,只有重视美国富人和穷人之间正在扩大的差距,晚上学的聪明孩子才会引起人的兴趣。过去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在与享有特权的学生的竞争中似乎不具有足够的挑战性,现在这些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比他们的同班同学整整小了一岁。
但事实是,同天才儿童相比,晚上幼儿园的孩子是一种更大的趋势。除了父母因个人原因而推迟入学的孩子外,还有一个学生群体的人数正在稳步上升,他们就是因制度原因被学校推迟入学的学生。如果推迟入学意味着故意不让5岁的适龄儿童上幼儿园,那么学校一直在悄悄做的事情就是改变学生的入学年龄。
在过去的25年中——各州对联邦政府在上世纪80年代大胆提出的新标准(新标准的目标是对美国小学进行更严格的规范)都作出了反应,几乎每一个州都把幼儿园的报名截止时间从12月份提前到了9月份左右,这样就可以保证刚满5岁的孩子在来年进入幼儿园。
因此,在没有联邦政府统一规划或认可的情况下,美国一直在推迟正规教育的开始时间。《芝加哥论坛报》将这称为“幼儿园的老龄化”。过去,几乎没有6岁的孩子还在上幼儿园,而现在,6岁的孩子在幼儿园有的是,每5个孩子中就有1个是6岁。
除了不得不多付一年托儿费的父母和在休息时还可能看到孩子在调皮的老师外,谁还关心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推断,对美国而言,这可能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因为,你可以推迟上学的年龄,但除非你在处理其他生活大事时不考虑年龄,否则,你就会面临一些以前没有的,而且是出乎意料的结果。比如:中学里的性行为。研究者告诉我们美国人失去童贞的平均年龄是16.9岁。这样一来,如果这个年龄在过去是上十年级的话,那么现在则是上九年级。我们可以预料,在未来几年将发生一次全国性的反对中学生性行为的抗议活动。
上十一年级的士兵。让青年人在18岁从中学毕业所带来的好处之一是,在承担法律责任、行使投票权和服兵役方面,18岁是一个人成年的明确的界限。但现在如果孩子们19岁才从中学毕业,那么接下来要征兵的话,征兵委员会就得把目光投向美国的十一年级的学生了。那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尤其是对于那些过分小心的家长而言?
高中投票人。我们不需要在高中模拟全国性的选举了——我们需要真正的选举。也许总统候选人会不得不把高中管理人员确定为拉票活动的目标人群。
当然,人们会说,学生(尤其是男生)上学晚是一件很好的事。既然众所周知,“女孩比男孩成熟得快”,那么,男孩稍微晚点儿上学可能最终会拉近男孩和女孩的发育差距。而且,既然女孩在大学入学率和毕业率方面要优于男孩,那么晚点儿上学或许不失为让男孩重振雄风的一种好办法。
培养男孩的五条禁忌
不与孩子交流沟通。如果成人,尤其是家长不与孩子交谈,他便很难自在地与他人交谈。家庭中的沉默会给他的自尊、自我价值感以及他对未来婚姻家庭关系的信任产生不良影响。
拿孩子与他人作比较。对有些孩子来说,经常与其他孩子作比较,有时可能毁掉一个孩子的自豪感,扼杀其雄心壮志。其实,这些讥讽之语根本不能激励人,相反,它们给自己明媚的童年生活蒙上了阴影。
动不动数落孩子。成年人不经意说出的话,有时会对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而他们自己却浑然不知。甚至偶尔以玩笑形式说出的生硬的话都会让孩子埋下自我怀疑的祸根。
对孩子抱有过高期望。设定过高的目标同设定过低的目标一样都没有什么好处。目标太高会导致失败,动摇你孩子的信心,并让他觉得唯有获得成功才能得到你的认可。
将自我价值感建立在孩子的成功之上。如果父母只是在孩子成功时才会自我感觉良好,他们其实是窃取了孩子的成功,这会让他觉得被利用,感到迷惑和空虚,而不会有成就感。
男教师在孩子的心灵中占居着特殊地位,其在中小学的缺乏是一种世界性现象。
学校需要更多合格的男教师
当今社会,离婚率越来越高,单身母亲也日益增多,这种不健康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1/3的男孩得不到爸爸的照顾。对于男孩而言,6岁-14岁这个年龄段正是他们需要得到男性的鼓励和男性榜样的时候。因此,小学应引进大量的男教师,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是男性就可以,他们必须是合适人选。
我曾询问过很多老师,让他们解释什么样的男老师才适合和男孩子在一起。很多老师的答案中都会出现这两点:
严厉而不乏热情。有些人就是喜欢和男孩们在一起,并在适当的时候鼓励他们。他们并不一定要成为男孩中的一员,但是需要表现出些微的粗鲁,但绝不能粗俗!这意味着秩序优先。这样,男孩就能完成作业,快乐地旅行,积极地运动,等等。但是,他必须为人热情,幽默感十足。
不放弃一个男孩。男教师不仅要负责看管男孩们,还要注意不放弃任何一个受体内睾丸激素驱使的男孩。老师不必证明什么,也不必害怕那些精力旺盛的男孩们的威胁。
一位聪明的女教师说:“在我任教的学校里,受到男老师排斥的男孩将会一直被排斥下去,下一位男老师还会和他发生冲突。这是一场意志之争,一旦闹僵了,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男孩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会故意制造麻烦。通常没有父亲管教的男孩会在学校出现纪律问题。得不到父爱的男孩会在不知不觉中想吸引男人的注意,向他们诉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是他们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女孩会请求别人的帮助,而男孩通常是给予她们帮助的人。
如果我们让男教师参与到这些得不到父爱的男孩(最好在他们陷入麻烦之前)的生活中去,这些男孩的生活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男孩还是陷入了困境,那么男教师应该和他们一起解决出现的具体问题,给他们明确的指导。
近期的研究表明,学校里有些男孩看似什么都不在乎,而实际上他们也非常渴望成功,渴望融入集体生活,只是我们对他们太苛刻了。我们惩罚他们,却没能指引他们。指引并不只是乐队指挥给整个乐队的提示,孩子的成长同样需要指引。
可悲的是,太多胆小怕事的人掌管着学校,他们一直在压制男孩们的活力。男孩们旺盛的精力对他们造成了威胁,他们不得不压制孩子们。体罚是他们常用的武器,此外,他们还通过无聊乏味的工作来消磨男孩的意志。现在,他们要么制止,要么就是让孩子自己反思,要么就用官僚式的长篇大论来教育孩子。
曾经有一位老师这样对我描述他所在学校的纪律体系:规定繁多,缺乏说服力,丝毫不为学生着想。这样做就在心理上疏远了孩子,而不是更贴近他们:“如果你表现不好,我们就孤立你。”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如果你急需帮助,我们将满怀热情地帮助你。”
另外,学校的学习环境看上去似乎是专门为老年人营造的,而不是为精力旺盛的年轻人服务的。一进学校,每个孩子都要安安静静、优雅得体、温顺听话。激动、兴奋与这种环境格格不入。(不过一些出色的教师想方设法地使课堂充满活力,充满乐趣,一些孩子也领会到了这种精神,因此能很好地配合老师。)
学校要求的这种顺从恰恰与男孩的本性背道而驰。青少年时期正是活力四射的时期。男孩(和女孩)渴望在他们敬佩的男老师的带领下,充满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不仅跟着他们学习知识,还能认识、了解、走进他们的世界,从而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增长本领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果孩子们早上不想起床,就这样对他说,“哇,今天上学!”这样,情形就大不一样了。
男校长或者年长的男老师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占居着特殊的地位。他们具有象征意义,孩子把他看作某种化身,介于父亲和神灵之间。知道了这一点,他就必须责无旁贷地了解孩子,对于那些玩世不恭、惹是生非的孩子,他更要格外关心,一定要在他们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之前制止他们。如果校长或男老师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爱护,已经赢得了孩子的信任,那么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校长或老师就可以直接和孩子谈,这样沟通起来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