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做留守儿童,当心你以为的成功不过是暂时风光

  文/朵娘重出江湖的她

  写过几篇原生态家庭与子女关系的文章。后台有微友留言讲了她的故事:

  我就是一个拥有樊胜美这样的女儿,同时也拥有一个不争气儿子的妈妈。别人不知道的是,儿女不成材,做父母的内心如何千疮万孔,心如刀割。看着儿子堕落到万丈深渊,越陷越深,我不能不救,哪怕是让自己也身陷囹圄。但有一点,我不会去连累我的女儿,因为我知道,自己沦落到这一步,完全是因为自己年轻时候对孩子的疏忽。所以,我想告诉你我的故事,希望年轻的妈妈们不要重蹈覆辙。

  我们暂时称这位妈妈为慈母心。慈母心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慈母心的女儿六岁,儿子三岁时,她和老公加入南下泱泱打工大军,成为背井离乡下“南洋”的一批农民工。当时,离开年幼的孩子们的理由是,负债累累,无法养活孩子,所以只能把孩子留给老人,外出谋生。

  慈母心很能吃苦耐劳,她和老公在城市里省吃俭用,俩人同时做三份工,平时还做下“捡垃圾”的副业。很快,就挣了一笔钱,还清了所有的债务。

  慈母心想,既然出来了,就再努力一把,挣点钱,把家里的房子盖起来。

  一年,两年,三年过去了。除了年底回家探望孩子一次,慈母心保持着一个月和孩子通两次电话的习惯,剩下的时间一门心思扑在挣钱上。她老公就不用说了,更是勤奋努力挣钱。不久,慈母心在老家盖了一栋漂亮的小洋楼,非常的漂亮,让所有村里人都羡慕不已。

  慈母心内心非常自豪,觉得有能力给孩子们更好的生活。

  但这次再次离别时,他们的女儿却哭了,女儿说,弟弟想爸爸妈妈。慈母心抱了抱两个孩子,狠心地离开了,她想,很快,我一定能把这俩孩子接到身边。

  很快,的确很快。不过却不是很快把孩子接到身边,而是她老公看中了一商机,觉得做垃圾回收生意会有大前途,能挣大钱。于是,俩人一合计决定做这个生意。但一开始需要投入资金,于是找亲戚借钱,哪怕是带利息的钱,这俩胆大的人也借了,他们下定决心要将这个生意跑起来。

  生意是一年比一年红火,孩子也一年比一年大。但在慈母心心目中,两个孩子永远还停留在六岁与三岁。似乎,永远都还没有长大。

  直到有一天,家里打来电话,说读初中的儿子被学校开除了。慈母心才从忙得不可开交的事业中抬起头来,有点恍惚,孩子居然初中了。在她的心目中,儿子似乎才三岁。她的老公更甚,女儿明明快高考了,十八岁的姑娘了,他一次两次地问女儿是不是快过十二岁生日了。

  在回家的火车上,她内心涌起深深地愧疚,觉得对不起这俩孩子。这些年,除了给他们寄钱,几乎很少抱过他们。俩孩子性格迥异,女儿隐忍,感情深沉,儿子却离经叛道。

  回到家,慈母心苦口婆心地劝说儿子,未果。母子俩第一次起了冲突,小小的儿子居然离家出走了!她心都碎了,决定把儿子带到身边,好好教育。结果,从此就展开了母子俩人的拉锯战。

  她发现她自己一点都不了解这孩子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那个可爱的小人儿,满嘴谎言,厌恶说教。只要她说他,他就愤愤不平,脾气非常大,不服管教。

  慈母心的老公缺乏耐心。儿子不服管教,他就会对孩子实施武力管教。结果当然是,南辕北辙。看上去,孩子听话了。他们每次下班他都在家好好写作业,他们说什么他都唯唯诺诺。

  但是他们依然忙碌啊,孩子虽然带在身边,实际上和放在老家没有区别。孩子只不过是在他们身边继续过“留守儿童”的生活罢了。慈母心和老公经营的垃圾回收站,生意越做越大,养活十几号人,忙得找不着床。儿子呢,自己去上学,晚上也回家,好像很听话。但忽然有一天,儿子失踪了,一连好几天没回家。

  慈母心找到学校才知道,孩子早被学校开除了,因为逃学旷课打架斗殴。一家人到处找,到处张贴找人启事,未果。直到有一天半夜,有人敲门,是血淋淋的儿子。那一刻,慈母心嚎啕大哭,心碎不已。

  原来,儿子因为打老虎机,欠了高利贷的钱,没钱被人打了。慈母心替儿子还了债,又是苦口婆心的教育,这次她还放弃了在夫家事业上的掌控权,一门心思扑在儿子身上。

  可惜的是,故事有一个让人伤心不已的结局。

  慈母心在儿子十六岁放弃事业做全职妈妈,并没有让儿子“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反而让老公有了出轨偷腥的机会。后来,儿子又是吸毒又是打架又是坐牢,慈母心的老公不肯出钱“捞人”,为了拿钱救儿,她离了婚,用自己的那份家产,一次又一次地为儿子填坑。

  然而,坑根本就填不完,她自己放不下这血脉之情,很快就倾家荡产。彼时女儿已经大学毕业,有了体面的工作,她看母亲如此难过,尽管母亲不同意,但她还是一次又一次拿钱补贴家用救济母亲。

  后来,后来,这位微友没有细说。大概就是儿子没了,女儿呢,虽然救济她,但也只是钱的关系,母女俩压根就亲不起来。她才知道,她当初以为给钱就可以弥补的爱,原来如此不是滋味。

  心酸不已。

  心痛不已。

  慈母心的故事,让我想起我自己的爹娘和弟弟。我弟弟这些年没少忍事生非,给家里人添堵,虽然爹娘一直在想办法遏制其任性发展的苗头,但弟弟和我娘的冲突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很是让人烦闷不已。他的任性胡作非为,让我爹娘的老年生活过得提心吊胆,我娘甚至因此感叹:这一辈子过得非常失败。

  无独有偶的是,我的爹娘也是在弟弟很小的时候就南下谋生了。我和弟弟都是爷爷带大的留守儿童。

  这让我深思。更让我坚定地要将朵儿姑娘留在身边,即使放弃事业,也要将孩子带在身边,并且不能让她做“城市里的留守儿童”。

  让孩子做留守儿童,看起来是给自己提供了很多便利,让自己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忙事业,但有的时候,就拿慈母心来说,她以为风风光光,叱咤风云,一心前行,即使忍受相思之苦,即使没日没夜劳作,可是,这不是一件“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吗?

  我们以为自己事业有成,儿女双全,可是,那些以“牺牲儿女成长的陪伴时光”换来的财富,根基牢固不牢固,真的是不可知。有人拿慈母心的女儿说事,说她同样留守,却听话懂事,这就是命。也许是命吧?你要愿意赌这一把,谁也拦不住?

  再看看一个正面的故事。学霸何江的故事。

  何江,他作为2016年优秀学生代表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使他在朋友圈刷脸了。他是哈佛毕业典礼登台演讲的首位中国大陆学生,与他同台演讲的,是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我并不是说读哈佛就怎么人生正向了。但至少“寒门学子逆袭”这件事,听起来让人觉得非常正能量

  在对何江的报道中,我读到了何江父母在教育方面的智慧,特别是“绝对不能为了钱让孩子变成留守儿童”这句话,让我感动不已。

  我敢说,有的父母,压根还不是为了钱让孩子变成留守儿童,他们不缺钱,他们图的就是自在轻松,不想扛起这份琐碎和责任。

  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人们热衷于盖房子并沉迷于将房子改造改造再改造,并因此而乐此不疲。对他们来说,房子是让他们与家乡发生联系的重要根基,是他们存放在家乡的安全感,是颜面,是尊严,是荣誉。

  但何江父母意识到,绝对不能为了钱让孩子变成留守儿童——“几年过去,外出打工挣钱的人家,又是砌砖瓦房子,又是给孩子带礼物;但是何江的家,仍是一个土坯房子。”何江父亲不出去打工,却每晚坚持给两个儿子讲睡前故事。

  教育是父母的能量,无法凭空而来,更不是命中注定,需要父母付出代价,做出牺牲。就因为何江父母的付出,就因为他们坚持“再苦再穷也不让儿子成为“留守儿童”,才培养了一个知难而行,向阳而生的儿子。

  上世纪80年代的湖南农村,像当时中国所有的农村一样,以土坯房为主,孩子的零食以糖水为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代“留守儿童”就在那时诞生,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到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打工,老人照顾几个年幼在家的孩子。

  我也是这一代“留守儿童”,我虽然没有长歪,但是即使已经成年,那种童年时代父母关爱的缺失,使我一直在寻找“爱”,渴望得到“爱”,并因此有了婚姻的不和睦。但庆幸的是,这些年我一直在积极的“自愈”,因为我坚信“要养育,先治愈”,我首先得是一个拥有完整人格的妈妈,才能养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才能拥有幸福人生。

  慈母心的故事,我的故事,送给你,我不想批判什么,我也从来没有埋怨过我的父母,但是我希望我们都能给孩子更多丰硕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