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之敌影评
对于还没有看《公众之敌》的影迷来说,只要看下影片140分钟的片长就可以大致感觉到这部电影的水准。事实也确实再一次验证了这个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公式,《公众之敌》虽然达不到“佳作”的水准,但是却在接近150分钟的时长下做出了一个相对不错的表现。《公众之敌》在95年后迈克尔·曼小于150分钟片长的电影中是最长的一部作品,所以它也是这个范围中最好的一部作品,目前看来它在导演个人职业生涯中的遗憾仅次于《盗火线》与《惊爆内幕》,但是也带着极大的遗憾。
《公众之敌》其实说穿了就是一部30年代的古装版《盗火线》,就连迈克尔·曼自己也承认在拍摄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运用当年拍摄《盗火线》时的一些成功元素。在影片中也确实到处流露着《盗火线》的痕迹,两部作品都采用了双雄模式作为故事中正邪对抗的主要形式,两位男性主人公在影片中都只有两次正面的交锋,一个在咖啡馆与机场、一个在监狱和街道。导演一如既往地有意拖延两位实力派男星之间的正面对抗,试图以此来营造影片的悬念与渲染紧张的氛围,继而令整个故事的爆发凝聚到最后那一秒。
然而比起当年的帕西诺与德尼罗之间的双雄对峙,德普与贝尔却还是显得有些不够成熟,他们的本质特色并不适合迈克尔·曼的这种招牌手法。这中间主要还是由于克里斯蒂安·贝尔不像帕西诺那样具有十足的爆发力,《盗火线》中帕西诺与德尼罗一个张扬一个内敛,使影片的整体气氛始终保持着平衡;而《公众之敌》中德普是内敛中藏着张扬,贝尔更是内敛中带着冷酷,两个人的这种深沉内敛令影片自始至终笼罩在了一股压抑的气息之下,完全没有《盗火线》中那份酣畅的快感。外加故事本身对于FBI的线索表现地过少,对于贝尔这个本身就已经十分内敛的角色造成了更大的削弱,这就给讲究相互牵制的双雄模式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于是枪战戏成为了《公众之敌》唯一能与《盗火线》相媲美的东西了,毕竟枪战戏向来都是迈克尔·曼最拿手的绝活。在《公众之敌》中他一如既往地严格追求枪战的真实性,没有快速剪辑、没有子弹时间、有的只是对于枪战现场枪手自身视角与动作的完美记录,逼真的枪声以及在空间中真实的回响俨然就是《盗火线》片末警匪对战的翻版,影片中30年代劫匪的火力丝毫不输90年代的现代化装备,这全部都得力于迈克尔·曼一丝不苟追求真实的那份执着。然而在整体片长以及故事的制约下,影片中几段枪战戏的时长都有着一定的缩水,最激烈的酒馆夜战从打响第一枪算起包括中间断断续续地逃亡也仅仅持续了10分钟而已,这个高潮对于一部140分钟的作品来说确实显得有些太短了。
好在《公众之敌》并不是打完就结束的片子,作为一部历史传记片,迈克尔·曼把大量的时间都放在了对于约翰·迪林格这个人物的塑造上,这或许是由于迈克尔·曼对犯罪题材一贯的热爱所导致的。同时出于双雄模式以及历史背景的考虑,他又想努力地呈现联邦调查局在30年代刚刚正式成立时的一系列状况,在有限的时间里面要做如此繁多的塑造描绘,难度确实太高了,最终联保调查局的这条线索成为了影片超负荷状态下的一个牺牲品。迈克尔·曼没有明确地说清楚30年代打击重大恶性犯罪活动中联邦调查局所起到的真正作用以及自身所面临的一系列困境,调查局在《公众之敌》中的表现反而显得有些类似芝加哥的小警署。而约翰·迪林格的嚣张气焰瞬间主宰了整部电影。
对于一个职业罪犯而言,在他的生命中,不应该有任何不能在三十秒内抛弃的东西。(www.lizhi.com)这条行规是迈克尔·曼在《盗火线》中就已经定下的。对于这条规则的运用也是《公众之敌》有别于《盗火线》的区别之一,约翰·迪林格这个角色比起劫匪麦考利更多了一份人情味,他的爱情线索在《公众之敌》中同样占据了重要篇幅。然而在本已拥挤的影片容量中添加进一条爱情线令人着实感到有些多余,相信大多数影迷也都会对马丽昂·歌迪亚这个角色感到累赘、多余。她的出现只是为了让这个传奇人物在死后能有一个为他哭泣的爱人,在结束之前做一些情感上的渲染。因此,这条爱情线的爆发力远不及《盗火线》中麦考利的转身离去。更不如克里斯太太的守口如瓶。
或许是《盗火线》在迈克尔·曼电影生涯中的地位实在太高了,亦或是《惊爆内幕》的故事性实在太强了,迈克尔·曼在《公众之敌》有限的时长内只能算发挥了自己的正常水准,用专业的枪战场面以及凝重的夜景再一次呈现着自己的一贯风格。当在监狱中德普与贝尔第一次正面相遇,然而两个人物间却没有丝毫惺惺相惜的感觉时,影片中的双雄模式就已经彻底失败了,他们不像《盗火线》中的帕西诺与德尼罗,演绎着两个世界上最像的男人。就这样,整部《公众之敌》就此成为了迈克尔·曼电影关键词的全面罗列,它不会成为经典,但也不至于太过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