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击影评(一)
本世纪五十年代,在战胜法西斯之后,全球人民都陷入反思之中,由此却产生了偏左的思潮。在东方,以中国为代表的运动是由政府发起的,为了让人民可以坐在同一张桌前吃上同一样的饭,大概允许的饭量也是相同的。而西方,以西欧为代表掀起了所谓的狂飙运动,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同,这场运动是由一群年轻人所引发的,其目的是要走出家门,寻找自己的饭碗。
世界电影向来有两大派系的对峙,即美国的顺从电影与欧洲的反抗电影。在上述的那个年代,这个局面是极为突出的。由于西欧青年学生的反叛精神,使那个时期产生了不少优秀影片。这些影片打破常规,反映的主题也极具个性,我们认为是新浪潮艺术中的代表。其中,具有开山意义的影片就是法国1959年出品的《四百下》。
《四百下》又名《胡作非为》,他的编导是科索瓦。特吕弗。接触过电影史的人都会知道,特吕弗是个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度过了很糟糕的少年时代,年轻的特吕弗追随着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并于1959年拍摄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四百下》。这部带有明显自传性质的影片也是他献给自己导师巴赞的礼物。
《四百下》是一部生活流的影片,他并没有一件完整的故事框架,只是以主人公下一步将要做什么为线索来调动观众的兴趣。该片讲述了一个少年人在学校、家庭、流浪、监狱时的生存状态,表现了少年人的反抗心理。主人公最快乐的日子莫过于三次的流浪生活,而他感到最幸福的时刻则是从监狱逃出的瞬间,看见一片蓝天和望不到尽头的海洋,虽然有些迷茫,但重新拥有自由的感觉毕竟很美,回首想想那压抑的学堂,无能的老师和破败的家庭,仿佛是一场噩梦,当然也可能是地狱,一个摧残人性,灭绝创造力的狭隘的世界。相反,主人公的空间则是广阔的,影片结尾处的碧海蓝天自然不必再说,即便在他那由于各种原因而被迫(被迫只是籍口)流浪的生活中,欢乐,猎奇,自信等充满创造力的情绪始终在体显着,走过街道与跑过楼群都是令人欣慰的,这时的心胸也自然开阔。
《四百下》最突出的特点是镜头的运用。该片运用了相当多的长镜头,当然,这与主人公的天才表演是分不开的。影片开始,镜头就把巴黎的街道就扫拍了一遍,这里的作用是暗示主人公流浪或说离家出走的地点,指出本片的主要情节在于主人公的流浪生活。在影片结束时,有一个著名的跟拍的长镜头,主人公足足跑了几分钟之多。我们在观影时会体会到,人物运动的镜头采用切换的手法比较多,但是若碰到这么一个长镜头的跟拍,观众会从心底提出质疑,我们虽然知道主人公在逃跑,但为什么要拍这么长的时间?此时,观众才会意识到跑步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叙述情节的发展,也是表达了主人公奔向自由的那份狂喜。特吕弗打破了观众的习惯,强迫地调动了观众的思考能力,所以这个镜头是可以载入史册的经典镜头。另外一个长镜头比较有意思,观众们往往会发出会心的一笑,这个镜头是老师带学生们跑在巴黎的街头,孩子们悄悄地三两成伴地溜走了。这个镜头与主人公的情节走向没有太大的关系,可以被称为单一镜头,但它声明了一种生活状态,具有对环境客观再现的作用。该片的镜头运用似乎达到了苛刻的地步。例如,表现父子关系时,永远用一个画面将人物全包括进去,而表现母子关系时则永远采用对切的镜头,母与子从未出现在一个画面中。这样,人物间情感的远近关系就展现无遗了。一部影片中许多镜头都有关于剧情的深层寓意,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只求叙事,这才是电影艺术的真谛。
总之,《四百下》这部影片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拍摄手法上都堪称经典之作,即便已经过去了四十年,这部影片依然是属于非常前卫的先锋派作品,足以伴随着特吕弗的名字一起被载入史册。
四百击影评(二)
如同小津安二郎用自己的影像盒子将那个记忆中静谧的东京从喧嚣中分离出来,完美的保存在黑白的画面里一样,对《四百击》最深的印象,倒不是小安托万的种种表现和争斗了,而是一个十三岁男童眼中的巴黎风物,那些安详的街道,承载记忆的游乐场,家庭的温暖欢乐和学校的枯燥乏味等,这些都是我们的记忆,如同我们的过往一样让人怀念。
1954年,新出版的一期《电影手册》上,法国小匠弗朗索瓦·特吕弗发表了一篇叫做《论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直接对传统的优质电影拉开了猛烈的批判,也掀起了对后世电影影响最为深远的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序幕。
13岁的男孩安托万正处在成长的叛逆期,但是支离破碎的家庭鲜有温暖,枯燥教条的学校缺乏关爱,冰冷的社会没有温情。他看见了母亲的情人,他逃课去游乐场玩,他夜不归宿的流浪,他偷东西,直到最后被抓,送进了少管所。更加绝情的少管所里,安托万难以忍受下去了,最后,他趁机溜了出去,一直奔跑,跑向大海,想要永远甩掉身后那个冰冷的世界……
这部承载着浓浓情感的影像,完全迥异于过去依靠精致的布景和做工所创造出来的“毫无瑕疵”的优质电影,它有着导演特吕弗个人的往事记忆,带有浓烈的半传记色彩。其中的许多场景,直接来自于特吕弗的记忆,比如偷打字机又去偿还被抓的段落,所以也就不难理解整个影像中那种挥之不去的个体回忆的味道。也正是通过这部电影,特吕弗向世人进一步喊出了“作者论”的口号:导演才是一部电影的灵魂,不是制片,不是演员也不是编剧。
过往对这部电影的评论,往往集中在对其蕴含的批评社会现实和教育僵化的思想的赞誉上。尤其小安托万眼中的学校,的确真实的反映了那个时代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教育状况:教条化、死板化、僵硬、古板而缺乏应有的学术激情和教育的乐趣——一如今天的中国。我们知道,这在许多当时的法国电影中都有所体现,例如《红气球》等。最终,对教育的不满,也成了后来法国五月风暴的一个导火索。今天欧洲教育如此人性化,的确是脱胎于过往的尸体中的。同时代的伯格曼在他的《狂乱》以及英国的杰出作品《白朗宁版本》中都有过同样精彩的表现。
而这部电影更加打动人心的地方,我想还是往往被忽略了的小男孩安托万的眼中的世界——并不仅仅只有冰冷和丑陋,也同样蕴含了许多的温馨和美好。
我们随着安托万回到被抓走的囚车上,铁栏外面,是巴黎的美丽夜景。霓虹灯、行人、街道、游乐场……全部都盛满了安托万曾经快乐的童年时光。车慢慢开过巴黎的迷人夜色,安托万泪流满面,这就是安托万所深爱和怀念的巴黎。
他在怀念什么?
影片的前半段,就是安托万充满趣味的童年,虽然苦涩压抑,但是并不空洞无聊,反而在后来回望,是充满温馨和快乐的。安托万的家庭虽然不和睦,但是正是因为这样,反而短暂的温馨显得更加甜美:父母带着安托万去电影院看电影——于安托万而言,显然比其他孩子更加珍贵。而对巴尔扎克的迷恋,将他的书供奉在壁橱里,结果引起小火灾遭到父母的责骂,也是很有意思的。还有和小伙伴偷了钱,跑出去打游戏,四处溜达。安托万的童年趣事,就在这种平淡而流畅的影像里慢慢呈现出来,这也是安托万在囚车里哭泣着观望的巴黎的旧景所触发的回忆。
对于学校生活的表现,虽然枯燥死板,是大部分人认定的特吕弗对教育的批判。但是,我依然觉得,这其中感怀多于反叛。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叛逆过,但是这难道不是每一个人成年后心中的一份美吗?如同冰冷的家庭,安托万的学校虽然也是僵化的,但是其中同样也充满了星星点点的闪烁的乐趣。比如传阅画片被老师狠狠批评,撒谎母亲去世而被揭穿……教条的压抑下,童真依然让人忍俊不禁。有一个对比,就是体育课老师带着学生们在街上跑步,结果学生越跑越少,都溜了;而后来少管所里,那些森严的纪律和队列是如此的冰冷——这才是安托万真正要反抗的东西。
最后的奔跑的长镜头,早已被无数人说烂了。特吕弗拿着摄像机,坐在小车上,伴随着奔跑的安托万一起前进,一直通往那个无垠的大海,奔向安托万心目中的自由。这个无垠的大海,就是尽头,空间在这里无限延伸,但是却没有前进的道路了。小安托万终究是逃不出体制的束缚,他的反抗是渺小而羸弱的。事实也正是如此,安托万在现实的投射就是特吕弗本人,他在短暂的新浪潮辉煌之后,就投入到了曾经所反抗的精致商业电影的创作中而被戈达尔所鄙弃。
而安托万系列也一直拍了下去,都用这个演员扮演。如同《四百击》的结局所暗示的,后面的几集不过是这样一个长长的无聊单调的尾巴。安托万长大了,生活变得平淡乏味了,电影业变得单调而死板了。导演没有逃出去,戏中的角色也没有。所以,海边小安托万的那一个回望能够如此深情震撼,因为里面就暗含了今后无限的哀凉。
四百击影评(三)
弗朗索瓦.特吕弗,是被供奉在电影圣殿上而为世人顶礼膜拜的名字,他的《四百击》被誉为是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开山之作,成为电影史上划时代的标志作品。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根本没有必要去理会大师的那些光环的成色,只要从电影本身去感受,就能体会出别样的感觉来。《四百击》其实讲得很琐屑的事,但是其真实而不加修饰的镜头语言,让人能感受到那种来自心灵的震撼。
本片是弗朗索瓦.特吕弗半自传体的作品,他把他少年时代的灰色经历平实而真诚地表现出来,在琐碎、无序的情节之间陈述着一个少年的挣扎与无助。尽管我们很多人的少年时代未必有这样极端的经历,但是影片流淌出的被摒弃在成人世界之外的少年孤独感却几乎是每个人都曾经经历过的。从一般意义上讲,懵懂无知的少年时代是在精神上和心灵上应该是最自由的,因为此时作为自然人,生命成熟到已经能够在光怪陆离的世界里自由游走了,然而在很多情况下这个时段又是极为不自由的,因为作为尚不独立的社会人,处处都会受到来自成人世界的误解和压制。几乎每个人在生命成长过程中都会有一些灰色的痛苦经历,一旦有适宜的土壤和温度,这种痛苦就会被放大,造成对个体和群体的双重伤害。而“新浪潮”电影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以直观的方式来表现个体心理和情绪,并以此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这是弗朗索瓦.特吕弗之痛,也是社会之痛。
“四百击”是法语中的固定短语,意思就是把不听话的孩子打四百下,所以本片的片名实际上可以反解为“奋力抗争”的意思,整个影片讲述的也正是少年安托万对自来家庭和社会不公的奋力抗争。母亲未婚而孕,不得已嫁给了继父,母亲对于这个曾经使自己难堪的生命从开始就有一种嫌弃的心理,而继父表面看起来和蔼可亲实际上对安托万并没多大耐心,这样的家庭就是安托万悲剧命运的根源。(www.lizhi.com)因此在学校犯了错误的安托万受到斥责、殴打甚至被送到警察局和少管所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在这个过程中,安托万试图迎合和妥协,但是招来的却是更大的误会,父母、老师、社会都站在了他的对立面,他极力想摆脱这种状况,故作成熟的抽烟和偷打字机都是这种心理驱使下的行为。他不断地妥协又不断地抗争,最后的高潮来自于他从少管所逃走,奔向代表自由的大海。
《四百击》没有一般电影的流畅的线性叙事手法,各个情节之间几乎也没有互相关联的逻辑在内,在很多情况下会让观众无所适从,不知道影片故事将要往什么地方发展,这也是很多“新浪潮”电影给人留下的一般印象。然而,类似的风格恰恰是“新浪潮”电影的基本共同特征:真实、主观和抒情。《四百击》就是真实记录安托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整个镜头都是跟着安托万的日常生活而行进的,但在这其中又不时地加入很多表现技巧,比如那个转动的滚筒仿佛让安托万暂时脱离了这个现实的世界,再比如一群学生跟着体育老师奔跑的途中不断地四散逃走,消失在大街小巷之中,形象地呈现出少年们对成人世界的不认同和抗拒。
影片最后安托万在沙滩上奔跑以及那个瞬间回头的镜头已经成为电影史的经典,让人无法忘记。大海是代表自由的,它广阔无垠,但是它又是深不可测无法真正亲近的,安托万那张在欣喜中突然迷惘的脸深深地映衬了这种情境,他的未来依然是个未知数。最后这个镜头完全可以看做是特吕弗对世界的疑问,这种疑问曾经或者依然存在每个人的心里。安托万的这一个表情,经常让我想到《毕业生》的结尾,逃婚的本杰明和伊莱恩也同样是一脸的茫然。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年龄,却经常有同样的情感,新浪潮运动过去半个世纪了,特吕弗们的幽怨依然是幽怨,人间什么都没有改变。老去的是年华,不变的是情怀,细细想来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不断地追寻似是而非的自由,所谓自由,有时可能不在空间,而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