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观后感

  文/OO

  昨晚看完了一晚上奇葩说。其中一期的辩论主题是对父母报喜or报忧?

  看完节目,首先是对傅姐的观点表示很赞同。其次就是辩题里所涉及到的中国式父母关系。其实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说出来的观点都很戳心窝子。

  我相信大部分年轻人,尤其是在外打拼的,多半都是报喜不报忧。其实不难理解。父母是会将我们的难过无限放大的人,这就好比你轻描淡写的一句“我感冒了。” 在父母看来你就是已经是发烧,感冒,全身无力,没吃的,没喝的,没药,必须要去医院了。再其次,很多时候不报忧是因为我们觉得我们还有时间把忧变为喜。没有必要让父母跟着我们瞎操这份心。所以我们选择隐瞒或者欺骗。

  并不难发现,在中国式的家庭观念里,我们相互依存,相互羁绊,相互绑架。看似一直最亲密和温情,其实双方都知道彼此之间的关系早已不是小时候那个最亲密的状态了。也不可能回到那个最亲密的状态了。孩子长大,开始有了自己的生活, 有了自己的社交圈。父母慢慢老去,也会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去的地方,自己小小的社交圈。

  在孝为先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将父母捆绑,从我们出生到成家。中国式的父母竭尽所能帮孩子。牺牲自己老年时间开始无休止的加入培养养育孙儿辈的战斗中。世界的中心只有一个-孩子。从怀孕开始,往后余生与孩子相濡以沫。很多人可能会说,爸妈帮我们带孩子他们也很乐意啊。对啊,因为你是你父母的孩子啊。只要你幸福,哪怕倾家荡产他们也会让你幸福。但是你要明白的一点是:父母没有你,可能过得更好。

  没有任何一个人生下来就有必须传宗接代的使命。生育是一个选择,而不是一个条件。养育则来自于人本身的责任感。那么什么时候结束?一定要到生老病死的那一天吗?曾经我爸对我说过:“我们都是成年人了,谁没有了谁其实都能过。”看似很残酷的一句话,其实细细想想却又那么真实。

  感触最深的一个画面就是:每天小区里大爷大妈晨练结束,抱着孙子孙女去买菜。或者幼儿园放学了,马上去接。在家做好饭菜等着孩子孙子回来。全家出门旅游,看似温情又有爱,其实无非也就是几个保姆带着娃去逛一逛。可能很多人会说,这是甜蜜的负担啊。但是试问一下,如果没有这个甜蜜的负担父母的生活又会是怎样?在亚利桑那一个距离墨西哥仅15分钟车程的小镇Yuma,在冬天的时候,会有很多老年人去到那里,他们结伴而行。早上起床收拾一下,中午穿过边境去到墨西哥,吃午餐,购物,或者看牙医。亦或者在某个街边小餐馆里乱舞(真的是乱舞),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是快乐的。他们是独立的。他们有儿女,有孙儿。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

  很多人都曾告诉我妈,快让女儿结婚呀,结婚生孩子了,你就可以抱孙子了,享天伦之乐了。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孙子的身上?我妈生的是我,养的是我。她又有什么义务或是责任去承担所谓的‘天伦之乐’。我妈的天伦之乐是由她自己去决定的并不是我能给的,她喜欢看世界,尝试不同的美食,学习化妆,烹饪...这些才是她的快乐。我唯一能给她的快乐就是不打扰她自己想要追求的生活,支持她和鼓励她。我并不想让她和小区大妈们坐下闲聊家常,张口闭口就是关于我的话题。这不是她的生活,也不是她应该有的生活。我不想要她讨论的话题永远都是我的孩子升职了,我的孩子结婚了,我有孙子了... 我想让她依旧活得像一个小女生一样,能很开心的跟我说:我买了一支好看的口红。我想去xxx看看...因为这样才是她自己的生活,一个本属于她自己的生活。

  人自身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并不是靠别人给予的。依靠别人所获得的幸福和安全也并不是一尘不变的。没有人会无时无刻无条件满足你。当你一旦失去那些支撑你的力量时,你必定会手足无措。

  孩子应该学会适当的放手,在适当的地方驻足,确保爸妈是安全的,快乐的就好。父母永远围着孩子,可是他们却在孩子心里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于是乎越来越想要帮孩子更多,越发失去自我。而孩子呢,又怕自己疏忽大意忽略了父母,所以彼此小心的活着。这样真的是甜蜜的负担吗?

  其实无论是父母关系,朋友关系,还是情侣关系。一段健康舒服的关系里,每一个人都必须要是完整独立的个体。我们脱离了彼此都可以很好的生活,工作。不是父母因为你而快乐,也不是你因为父母快乐。而是因为我选择和我的父母分享这份快乐。父母选择和我们分享他们的快乐。这必定是1+1=2的关系。一份快乐加一份快乐,所以我们都过的很快乐。

  爸爸有爸爸的骑友,妈妈有妈妈的姐妹。我知道他们都是健康的,安全的,快乐的生活着,这也就足够了。我们彼此存在于彼此的世界里,只是添加进去了一些色彩。我们存在于彼此的生活里,但绝不是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