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看钱奴》观感
一、选材角度别有洞天。
《看钱奴》是元代作品,京剧在原作基础上进行了改编。与《徐九经升官记》、《七品芝麻官》等丑角戏阐述‘‘做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取材角度不同,《看钱奴》通过富豪因火灾沦为乞丐和吝啬鬼一夜暴富两种状态互换后的心理刻画,描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哲学思想和辩证观点。
二、反复点题寓意深刻。
全剧一开场就直截了当提出了一个时空问题:‘’今夕何年?不知何年。今夕何月?不知何月。今夕何日?不知何日。此乃何处?来处归处。‘’
这样的主题定位,颇有几份禅意。
随着剧情发展,表演者又多次求证并回答了这个问题:‘’富比王侯,你道欢时我道愁。求者多生受,得者顷复忧。‘’揭示了为富不仁未必就真幸福,而轻松自在的生活意境,是需要用心学习去体味和感悟的。
三、剧本编排简约不俗。
《看钱奴》角色不多,情节也不复杂,既无历史题材上下千年的波澜壮阔,也无爱情题材难舍难分的卿卿我我。但就凭这么一个集虚拟和现实于一体的小故事,却让你觉得生动有趣好看,不会走神。
与前不久观看的优秀话剧《船歌》完全相反,本剧总共只有5名演员,除主角必须一人贯穿全剧外,配角分由其他演员一人多角地承担。有意思的是,整台戏的布景只有一个足以醒目的被从中撕裂了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大铜钱,而‘’大型‘’道具就仅仅是一把座椅。剧中多次提到的豪宅豪车、金银财宝则凭借演员的出色表演,任由观众主观想象参与创作,从中可以看出创作者独具匠心的抽象能力。
另外,极简的舞台设计和艺术表现形式也为送戏下基层随走随演创造了条件,就像京剧界的乌兰牧骑,能让更多的观众喜闻乐见,从而受到影响和教育,比起那些让人们抄这抄那强制交卷的办法会更加生动活泼。
四、以讲笑话的方式弘扬真善美。
剧中主人公取姓为‘’贾‘’,是为‘‘假’’的谐音和寓意,而无论是贾仁还是贾长寿,编创者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一姓了然。剧本手法虚实结合、古今结合,演员表现说唱结合、形神结合,利用传统京剧插科打诨的诙谐幽默,添加了不少现代生活和网络用语,增色不少,不愧是传统向现代亲近、贴近吸引青少年观众群体的成功尝试,可谓用心良苦。
五、演员功底堪称精湛。
焦敬阁老师的唱功和做功煞是了得,把吝啬鬼性格中常见的幸灾乐祸、见财眼开、冷漠无情、暗自窃喜、春风得意及焦虑沮丧的心理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由于主题鲜明,通俗易懂,不时引起观众席上爆发出会心一笑,台下与台上的交流简直就是‘‘面对面’’。由于是小剧场,气候虽已入秋,但在聚光灯的烘烤下,从第一幕开始焦老师的额头和脖颈处就渗透了汗水,直到剧终。最后谢幕焦老师逐个介绍演员,对观众的点评和建议充满期待。
好戏!善哉!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