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不是如愿以偿,而是阴差阳错

  那些正在高考和未来将参加高考的学弟学妹们,高考不是人生的唯一通道,高考远没有想象中的作用大。没有“如愿以偿”的学子可能最终“阴差阳错”地收获幸福,“如愿以偿”的学子可能“阴差阳错”地失去一些东西。守住自己性格中乐观、积极、阳光的一面,这些东西才是决定人生旅途的远近的因素,这些东西才是事关幸福的关键。

  (一)

  我听过很多关于高考和爱情的故事,主角至少有一个是我认识的。

  有一对情侣,高三相恋。毕业的时候,一个去了武大,一个去了北外。我暑假的时候认识那个去北外的男生,那时我们一起在新东方上课,那时他们俩都已经确定了各自的大学。女生很漂亮,男生也很优秀。中午吃饭的时候,女生总是打开自己从家里带来的饭菜,他们一起吃,十分甜蜜。

  当时我问那个男生,你觉得异地恋影响你们的感情么?他想都没想,回答了:当然不会啊!言语之中不无惊讶甚至责怪的眼神,大概意思是想:你怎么那么俗?

  前两个月的时候我去北外,看到他,他依然十分优秀。我问他,女朋友还好么?他说换了,是本校的一个。我说那以前那个女朋友呢?他说出国了,然后又说道本来大二的时候他准备出国,所以两人约好一起出国,但后来种种原因他没有去成,但是武大那个女生倒是出去了,于是阴差阳错,我心目中的一对金童玉女相隔大洋,无缘手牵。

  我的一个同学,高中时总在一起踢球。他喜欢楼上班里的一个女生,他的高考分数其实很高,但是他一直喜欢那个女生,于是高考后选择了那个女生的城市。在大一的第一学期,我听说他在学校的篮球场边找到另一个高中同学,哭了好久:他为那个女生选择了那个城市,那个女生却并未因此选择他。

  还有一对情侣,都是我的高中同学,高考后相恋。后来一个去了川大,一个去了南航。平心而论,我并不看好他们,觉得异地可能会将他们拉开。但是事实是,四年,从成都到南京的距离并未将他们分开,反而将他们拉近。毕业后他们俩选择了离彼此非常近的城市,目前来看,他们仍然甜蜜。我祝福他们。

  (二)

  我还听过很多关于高考和人生的故事。

  我有一个比我大几天表姐,高考完后毫无悬念地进入清华。照常理推测,她应该在清华好好学习,以后出国或者有份薪水颇高的工作。但是事实是,她退学了。我们当时都觉得她的考虑太欠妥了!后来问她,她说她觉得在清华找不到她想要的东西。

  我也认识一个师兄,以优异的竞赛成绩保送清华。但是大学一直沉溺于网游,后来找工作的时候有些困难,选择了推研。读研的时候还是沉溺网游,最后被迫回到他的高中教书(并非说教书不好,主要是说他并不愿意教书)。

  撒贝宁是唱歌保送北大的,而柴静,用她自己的话说毕业于“南方某不知名高校”。他们同样获得了许多电视观众的认可。

  我还听说过一群人,他们的理想就是好好努力,为祖国的建设,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尽微薄之力。但是现在我发现他们很多人都出国了,并选择在国外工作生活。我看到一组数字,截止2007年底,我国共有出国留学人员120多万,选择回国的30万人,留在国外的占75%。

  记得看季羡林先生的生平的时候,书里说过,他在清华的时候之所以选择去国外,是因为看到很多海外回来的教授其实水平并不怎样,但是却坐拥高薪美女,让他实在看不过去。他也申请出国,但是并未达成。其实他的这次申请也像一次高考,旁人看来多么像高考失利。后来他在一个中学教书一年左右才有一个出国的机会,后来选择了出国。若干年后回国,终成大师。

  (三)

  我看到一个同学的状态说道:若干年后你会发现高考最迷人的地方不是如愿以偿,而是阴差阳错。

  你如愿以偿地考入了自己的理想的学校,却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它,或者并不喜欢所学的专业。

  你阴差阳错地调剂到一个专业,却发现自己喜欢的正是这个专业。

  你如愿以偿地和初恋共处一个城市,却发现命运阴差阳错地将你们分开。

  你阴差阳错地和初恋分开,却发现原来这个城市的这个人,才是你生命中的那个他(她)。

  命运就是这么不可揣测,即使你精心计划。

  何况高考只是命运中一个小环节而已。

  有同学调侃说,又有一批同学认为自己要解脱了,尤其是那些考进清华的。所以你看,即使是简单的解脱与否,也无法预测,更何况是爱情,人生?

  (四)

  其实,反过来想想,“若干年后你会发现高考最迷人的地方不是如愿以偿,而是阴差阳错”,写这句话以及认同这句话的,多多少少有些“被”的成分在里头。高中时不知道自己的方向,不清楚大学的专业设置,到学了以后才发现,原来是这样。而换专业的成本太高,或者有的学校根本没法换,或者担心换了专业恐怕也是不喜欢的吧,于是慢慢地适应了,喜欢了,也就“阴差阳错”地沿这条路发展下去。

  所以这恐怕很好地反映了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脱节。水木年华之一缪杰说,我来清华之前,我的梦想是进入清华,来清华之后我花四年去想,我的梦想是什么?我们的高中教育集中在怎样做好一个题,怎样在卷面拿到尽可能高的分数。(直到大学时,我看到一个同学问老师,这个题的答案应该写0~360°还是(0,360°)?)

  或者说,高中教育告诉了你这个阶段应该怎么过,却没有启迪你人生应该怎么过?我们总说“赢在起跑线”,“挤过独木桥”,却并未强调人生其实并不是只有起跑线,只有独木桥,人生拼的并不是谁更快,而是谁更远。甚至可以说,人生并不是与别人比的,而是看自己是否过得幸福。

  我非常尊敬的两位老师,曾经说过观点相左的话。钱颖一先生曾经在一次开学典礼上强调:“大学生应该具有:好奇心,想象力与批判精神。”话音未落,李子奈老师在一次课堂上说:“钱院长的话没有错,但是要中小学生培养好奇心想象力可能说得过去,大学生培养好奇心想象力,不跟要我这个年龄去搞对象一样么?”当时课堂笑成一片,回过头来想想,他们一个强调了大学生应有的品质,一个实则指出了培养这种品质的黄金年龄已过,这不就是教育的脱节么?

  (五)

  于是也就不难理解大学生刚进学校的时候,谈论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迷惘”了,各个高校莫不如此。只是分有时间迷惘和没时间迷惘而已。换句话说,整个教育如此,教育下的学子又岂能幸免?

  所以,我想那些正在参加高考,以及我们这些已经参加高考的学子来说,我们能做的只是“适应”和“调整”而已。等哪天我们有能力,才能对其做一些改变。有句话叫“历史没有假如”,其实包含的一个很重要的意思便是,历史太多“假如”了,一个小小因素的变化便可能导致结果完全不一样,老是讨论这种假如毫无益处,只是浪费时间而已。人生也没有假如,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才是“划算”的做法。

  有次柴静采访总理温家宝:“您一生经历过很多挫折,您靠什么来保持您年轻时的情怀?”温家宝回答:“中国大地上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执着。”

  这种空间上的广袤可以轻易地扩展到时间的维度,人的一生其实很长,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将目光放长远些,高考毕竟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

  而我们可以做的,可能也只是坚守而已。坚守梦想,坚信爱情。我们可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数据,说某大学毕业生平均月薪多少,异地恋的成功概率多少,大学校园情侣成功概率多少等等。这些数据是对社会来说的,你需要的不是概率,你需要的只是你自己的故事而已。

  马云毕业的大学无人知晓,丝毫不妨碍他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商人之一;北大毕业的俞敏洪,都承认自己的商业帝国不如马云。对马云而言,北大的毕业生收入高,杭州师范的学生平均收入低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那些正在高考和未来将参加高考的学弟学妹们,高考不是人生的唯一通道,高考远没有想象中的作用大。没有“如愿以偿”的学子可能最终“阴差阳错”地收获幸福,“如愿以偿”的学子可能“阴差阳错”地失去一些东西。守住自己性格中乐观、积极、阳光的一面,这些东西才是决定人生旅途的远近的因素,这些东西才是事关幸福的关键。

  祝考生们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