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的一封信


        高三的学习生活,要有理想,因为有理想在地方,地狱也能变成天堂;高三的学习生活要有希望,因为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能成就梦想;高三的学习生活,要能耐挫,因为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高三的学习生活要能刻苦,因为只有流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编者按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是12月7日,高三学生进入高考复习已经三个多月了。大多数学生经过高三初期生活的洗礼,逐渐地明晰了前进方向,找到了高三的感觉,慢慢地进入了状态。这是非常令人可喜一种现象。但是,就在跟个别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询问学生,你感觉如何或怎么样时,学生的回答非常令人惊讶的,竟然是高度的一致:就这样、还好的、一般般。如果在进一步深问下去,在学习上大概花了几分力?学生的回答还是惊人的一致,大概用了五六分力或者七八分力吧。

        “当秋天来临,树叶纷纷落下来的时候,人也开始变得浮躁起来”,有的同学如是说,这时你会发现有很多同学至少不像刚进入高三时那么拼命了。 所以,我们认为,“戒躁”是高三期中考试之后的首要任务,谁能在这一时期踏实下来,静下心来,谁成功的可能性就会更大。所以在这一时期收心、潜心是非常必要的。

        在高三学习过程中,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是尽力而为呢?还是竭尽全力呢?很多学生包括家长可能为自己的定位,就是尽力而为。但如果尽力而为,这往往都给自己留了一个退路,或者说都在为自己失败时找借口,最终的结果是没有尽力从而没有作为。这同时还涉及到一个人的潜能的问题。一个人的潜能远远超过他已经实现了的一切,奇迹往往都是在充分发挥潜能时产生。所以,我们要的不是尽力而为,而是竭尽全力。

        在高三学生精神状态形成的过程中,有四个方面的要素值得关注。一是激情。激情能给平淡、单调、机械的高三生活,带来一点乐趣、充满一种活力。正如恩格斯所言,“现代的命运,取决于青年人崇高而奔放的激情。” 智慧的最大成就,也许要归功于激情。二是节奏。当快则快,当慢则慢,保持一种节奏,学习就不会感到很疲乏,学习的效益就能较好地体现。当效益产生时,学生体验到一种成就感,高三生活的愉悦就能感受,节奏带来成就。三是危机。“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是一个自然法则。当今的社会无时无刻不充满竞争。高考作为一个高利害的考试,其残酷性不言而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如果没有一种危机感,温水中的青蛙,其结局我们是可以预期的。四是责任。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就是责任感。“不是世界给予我们什么,而是我们为世界创造什么。”这样一种责任,不能仅仅空乏的是为了民族的振兴,说得更加实际和贴切一点的话,就是自己今后的人生之路该如何走的问题,高三学习,要为别人,更要为自己。

        在高三生活中,学生如何保持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呢?分数、成绩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状态和意志品质。当这些拥有了,过程也就好了,分数、成绩就会水到渠成。这里我提几点建议,供高三学生参考。

        一是要有一种强大的精神信念,并由此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的一句口号“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正是这句口号,激励着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和重要财富。在高考的日子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不断的成长和发育,更需要一种精神力量的支持。有些学生的做法,更富有可操作性。寻找一句非常激励人的话语或自己的一个梦想,将它写在三个纸片上,其中一个纸片放在自己的口袋里,可以随时激励自己;一个纸片放在自己的笔袋中,常常伴随着自己的学习;还有一个纸片,贴在自己的床头,每当醒来时或睡觉时,念叨几句。半个月后,再换一句,以此类推,让激励语伴随高三生活!

二是要有一种抵抗外界诱惑的定力,让自己沉潜和专注。同样是一堆木材,要烧开同样的水,有些人一会儿就烧开了,有些人始终烧不开。如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一段时间只能做一件事情,才能做成这件事情,要持续不断地烧,而不是烧烧停停。所以在高三生活中,要有一种定力,让自己心无旁骛、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全力以赴,要能够让自己迅速进入状态,安捺住自己一颗躁动的心,“静得下、坐得住”,只有这样才能“水滴石穿”、“铁杆磨成针”,也才能让自己在学习中有所突破和提高!

        三是要有行动表现,并且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所体现。高三,大家一天的时间是一样的,都是24个小时,所以有效的学习时间不是延长出来的,而是挤出来的。如何挤?一个字“快”。一些后进学生,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通病就是拖拉和懒散。也正因为拖拉和懒散,也把自己的学习心态搞糟了,心态搞糟了,学习自然也就不会好到哪里去。如果,我们注意观察,一些优秀学生的行为特征,我们就不难发现他们优秀的原因。优秀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行为特征:抬头挺胸、面带微笑、步伐有力、乐于助人、张弛有度、善于表达、勤奋刻苦、永不服输、积极质疑、寻求帮助、动作快捷等等。要想改变自己,我们从来不缺乏想法,我们缺乏往往是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从行为开始!

        写到这里,想起曾经向学生征集激励语时,一同学只写了两个字的激励语,“且行”。我想以此作为标题,勉励2010届的高三学子们!

 推荐阅读:[致天有高中二(六)班全体同学的一封信] [给考研北大的同学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