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爱的教育读后感(一)
文/王潇圻的家长
暑假里,在施老师的推荐下,我和孩子一起读了意大利亚米契斯着的《爱的教育》。在纷纭复杂的世界中,“爱”究竟是什么,有什么力量,让我和潇圻跟着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长途跋涉,去寻找答案吧。
这是于1886年写的一部儿童小说。小说以一个叫安利柯(音译,不同版本有所不同)的男孩的眼光,记录了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发生在身边的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带病上课的老师等,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爱的世界。书的每个章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文中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却让我们感受到了“爱的教育”,给我和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爱的教育”课。
《爱的教育》中有这样一篇日记《我们的老师》,讲述的是上学的第一天,新老师与同学们见面时的情景。“在这个世界上,我已经没有亲人了。现在,你们就是我的家人,你们就是我的孩子,我爱你们,希望你们也喜欢我。我不愿意责罚你们,但是,请拿出你们的真心,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多么朴实无华的语言,把老师对学生的浓浓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潇圻说:“我们的施老师也是这样,把我们班这样的大集体比成是家,我们是这个家里的五十三个孩子”。这就是爱。
《我的女老师》讲述的是安利柯二年级的女老师到家里做客,“老师脸色不大好,头发也白了些,还经常咳嗽,为了孩子们,老师讲课时的声音要很大,生怕后面的孩子听不清她讲的内容。”读到这儿时,潇圻说:“我们的施老师也是这样的,一年级时,因为用嗓过度,咽喉时常疼痛,可是为了我们的学习,从不轻易请假,从不落下一堂课。经常都是边吃药,边坚持上课,这是施老师对我们的爱。我们要更加地保持课堂安静,遵守课堂纪律,才能让老师不用大嗓门,老师的喉咙才会快点地好起来。”看,孩子已经从书中体会到了爱,并懂得了爱的相互性。
《病中的老师》,讲述的是安利柯去看望因过度劳累而病倒的老师,“老师的胡子很长,脸也很憔悴”。一见面,老师就着急地问起了学校里孩子们的情况,上课有没有守规矩。读到这儿,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施老师,她也是一样,批改作业、日记太辛苦,造成了颈椎疼痛,就是这样,她也不肯轻易地请假,也从不落下一篇日记的批改、评语。只是利用节假日的时间默默地抓紧治疗,这是一种怎样的敬业精神、爱的精神呀!
合上书本,不觉双眼湿润,小说中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和蔼可亲的老校长、孜孜不倦的老师、热忱的班长代洛西、声张正义的火车司机儿子义侠卡隆等,已深深地烙在了我和孩子的脑海之中。孩子从学校回来会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老师的榜样感染作用太大了,孩子从中润物细无声地被这些爱深深地浸润着、包围着。爱是永恒的动力,爱是最好的老师,让我们也不要吝涩地付也自己的爱,爱人、爱己、爱国家。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
家长爱的教育读后感(二)
文/曾彦琪家长
读着《爱的教育》,我思绪万千;合上《爱的教育》,我心潮起伏。这本书没有大事情,不讲大道理,只是用朴素平淡的语言,塑造出了一个个貌似渺小,但实际上却很不平凡的人物,自然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例如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父亲的老师、叙利亚、齐齐勒……等等。这些平凡的小人物的命运和情感故事,在我心中激起了一阵阵感情的涟漪。
“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何其难!在安利柯的生活中,父母老师如此细腻的用行动教会孩子怎样去爱。看看他们,想想自己,生活中的我好象少了些耐心,多了些浮躁;少了些宽容,多了些挑剔;少了些鼓励,多了些批评……经常拿出一副家长的样子来,大有说一不二之势让孩子无条件服从,不能细致地去感受一颗童心。总是感觉孩子已经上学了,长大了,应该懂事了。经常拿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当孩子达不到要求时,就认为是孩子没有认真的对待这件事,没有专心的去做,进而去批评孩子甚至是打骂孩子,却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自己又是否能真正做到,做的更好。虽然我们在物质生活上给予孩子很多,甚至应有尽有,但是却没有真正走到孩子的心里去,没有成为孩子真正的朋友,孩子对我们的爱怎么会不打折呢?
孩子就是孩子,她不是成年人,要以对待孩子的态度去对待她,去爱她,去尊重她,孩子原本是可爱的,在其成长的路上真的需要爱的精神,爱的教育,教会孩子学习,让她拥有爱心,让她懂得做人。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老师,每天都生活在一起,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家长在不经意间的流露,可能给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我相信自己不会再象以前那样对待孩子了。我会加强与孩子的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把我当成朋友,而不是只会训斥她的妈妈。我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正直,诚实,自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孩子,以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要学会爱自己,更要爱他人,要学会尊重、关爱、友善、感恩,让爱在孩子的心里扎根,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自由、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高尚、纯洁、美好的典范读本,带来我的情感激荡与精神享受远甚于孩子,感谢这一份“爱的作业”!
家长爱的教育读后感(三)
文/陈甜甜家长
很久没读书了,重新看书竟然是为了和甜甜写读后感,真的是无从下手,但看完这本书后,你会被主人公安利柯的父亲感动到,人家是如何教育小孩的,而我们只是发上两三天的时间来陪宝贝做爱的作业那又有何难啊。
读完了《爱的教育》后给我的第一感触,那就是——爱。
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没有跌岩起伏的情节,没有引人入胜的悬念,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受动不已。
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但是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如果人生是一场戏,我觉得应该给这些平凡而又难忘的瞬间一个特写。尽管我知道时间不会给我多余胶卷,这些瞬间也许只会成为我们心中无足轻重的片段,被时间剪掉,那些瞬间,永远只是我们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中的一朵小小的花。但,我仍愿意用自己的心去迎接幸福。尽管幸福那么短暂。
安利柯的父亲对他的爱就是教导他怎么为人处事,要做一个有爱心、有同情心的人。如果我们具备不了这两点,可能这个我们就称他为冷血的人,就会是讨厌他、厌恶他,现在这个社会需要的是这种人,有爱心才受大家的欢迎嘛,我们才能让这个社会变得有温暖,当波列科来家里玩,父亲让他把玩具送给他,那也是无私的爱,无私就要从小养成。
书中最让我喜欢的就是波列科,他的父亲虽然不务正业,整天在外面喝得大嘴,回家就打他,但他很懂事有坚强,后来他父亲被他感化了,从新做回了慈爱的父亲。可是当前的社会很多小还已经没有他这重精神了,老是抱怨父母,很人攀比较,相信看完这本书的波列柯后,孩子们你们更多的应该是真惜。
像德罗西这样次次拿第一,又聪明善良,乐于助人的小朋友也是最招人喜欢的,沃提尼虽然,妒忌,虚荣,但他还是有颗善良的心,当他知道别人是哑吧时,他也感到十分的羞愧。还有很多如罗伯蒂他为了救小孩竟然压断了自己的腿,你说如果不是心中有爱的很哪能做出这么无私的爱啊,还有就2年级的女老师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但她还是叫校长不要让底年级的同学知道,老师就像一跟燃烧的蜡烛,把光明带给学生,把孤独留给自己。
考试,口试,这两节中更能体现家长,老师对小孩的爱,欢快的笑声,无奈的叹息真实的写出了当今社会家长对小孩的期盼。老师们真的不需要名誉,地位。金钱。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财富就是常年辛苦换取的片刻的成就感。
写完后最大的感想就是,真的要陪小孩一起成长,一起笑,一起哭,那就是我们对她最大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