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一)
假期的这段时间,只要有空闲,我就拿起《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这本书细细研读,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看,而是发自内心地被吸引,看着这间教室里的故事,我被他们的幸福所感染。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做一个有教育情怀的老师,那就是幸福!其实,我觉得我有很多地方跟李老师有些像,但我做的没有李老师细致、到位。今天有幸读到此书,也能让我好好向名师学习。
一、走在创新路上
拼音教学一直是起始阶段的难点,我教一年级的时候,为了让孩子记住那些拼音,我是煞费苦心,每天的讲、练,记,累哑了我的嗓子,累坏了学生的小手,但是效果还是不太理想。
我一直在琢磨怎样才能又省事又省力,还能让孩子记住。为此,我查过许多资料,也得到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方法:编儿歌、每天检测、竞赛等等。但是,今天读完了《哄霞拼音律动教学法》和《两周学完汉语拼音》这两节的内容,我不仅又新学了一招,而且对于我的教学理念有了更深的触动,那就是:教育要创新,我们不能被教学大纲束手束脚,适合自己的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原本教无定法,为什们我们非得给它定个“法”呢?我们所缺少的不正是李虹霞老师的这种“创新”精神吗?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必须付出不懈地努力,不怕失败,不怕受累。
二、利用网络来促进教学。
家庭与学校理应是合作的、目标一致的教育源。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李老师用博客带动学生学习,我也写博客。但李老师做的要更到位,更有效。
我每次把班级博客发上就完事了,上不上是你的事,我无能为力。而李老师却恨不得手把手教家长如何上,保证每位学生的家长都能利用这个渠道跟老师沟通、联系,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让老师的教育思想及时传达给家长,也影响着家长们与学校的教育步调一致,家校统一。正是因为创建多样化的沟通技术手段,促进了家校良性互动。
建立了博客还不算完,李老师充分利用博客的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吸引家长参与。她会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她会利用博客与学生联系,在外出开会学习的时候进行指导。李老师首先充分地利用了网络的功能。
三、统合语文教学
统合语文教学,首先是改变索然无味的课程内容和耗时低效的线性教学,尝试将分散在学科内外但联系密切的内容进行“统合”,从而改变课堂结构和重塑教学流程。李老师目前从三个维度进行了“统合”:横向统合;纵向统合;时空统合。这种统合的结果是,孩子们综合素质提高了,学习速度加快了,学习更生活化。
最让我欣赏的是李老师调整教材的顺序,调整自己的教学结构,重新组合教学资料,形成自己的“师本课程”。这样的课程因为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更高效。这也给了我很好的启示,看看如何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统合,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李老师认为应该用经典抢占畅销书,所以,她从一年级开始就引入课外阅读,而且每次引入新的学习形式,老师都会进行很到位的示范,让孩子们从开始就一下子爱上书,而且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书也是一种奖励的形式。新书拿到手里,允许孩子们因为好奇而不停地翻阅,并且引导孩子们通读新书,找规律,在没有开始新课之前心里就对全书有了全面的了解。正因为李老师的这些做法,才有了孩子们后续的阅读量,因为有了阅读量的保证,才会有孩子们语文素养的提升。
五、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李老师在教学中会想办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为只有孩子想学了,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她在平时的教学中下功夫,让学生自己教生词,自己点评;学生自己做PPT教全班;全班同学一起批改一篇学生的文章;每天进行午练;自己找同音字、形近字等,就连假期作业都是老师在网上留好,孩子自己假期自学的。当然,李老师在这背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看到李老师描述她出来一个星期,孩子们都能自己管理自己时的自豪感,这样做还是值得的。
六、我学到的教育教学方法
看书时,我记下了很多非常有用的信息:对于孩子们背不下来的内容可以在胸前挂牌,随时帮助记忆;关注朗读,想办法一个个过关;孩子们能做的练习册或题都提前做;低年级的朗读指导要细,细到停顿、换气、声调等,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听写全对了,才让孩子们回家请家长听写;孩子有不会做的题,在问老师前要先想清楚自己是哪种类型的不会,而不是就题说题;把音乐、美术等形式引入课堂,更好地把孩子们带到情境中。
当然,所有这些方法都是基于李老师的教学观念,因为她视教育如生命,爱学生如已出,所以她所从事的教育才会无比璀璨。正如她的老师于永正说的:“李虹霞把‘老师’几乎做到了极致。”正因如此,李老师才会有这么多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教育教学,才会把语文教学做得如此“幸福快乐!”
新学期,我一定要有所改变。改变我的教学方法,一定要想办法让孩子们快乐轻松地学到知识。要充分利用孩子们本身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们融入课堂当中来,让孩子们感受学习中的幸福味道!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二)
当今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到大学毕业,将会有19年的时间在校园里度过,其中最为重要的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就是“教室”了。一位或者几位教师和几十个孩子相聚在这个叫“教室”的地方,生命中一段最重要的时光在这个叫“教室”的地方度过,大家的成就与挫败、悲哀与喜悦也源自于这个叫“教室”的地方。一个孩子如果能够始终在教室里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并带着这份幸福和快乐走上社会,各类极端的事件就不会那样频繁的发生,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祥和与温馨。
这似乎是奢望,但并非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关键在于自己有没有建设这样的“教室”的强烈愿望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山东潍坊的北海双语学校,就有这样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用满腔的爱,用教育的智慧,将一间普通的教室,打造成了独特的“幸福教室”,被美国年度优秀教师雷夫称之为“中国的第56号教室”。她,就是李虹霞老师。
一、营造安全无忧的环境
孩子走进学校读书,看上去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背后却包含着大量焦虑的心态甚至是恐惧的心情。对孩子来说,学校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不仅生活和学习的环境是陌生的,相处的人群也是陌生的。孩子虽然自身是在努力拓展自己的视野,为将来独立行走在这个世界上做准备,但面对新的互动对象、新的环境、新的规范要求,必然会有很多的忐忑不安。不少孩子上幼儿园以及小学时的大声痛哭,就是这种复杂心态的一种表达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逐渐控制自己的情绪表达,但焦虑和紧张的心态并没有减少。
对家长来说,从孩子准备要入学或者升段的时候起,那份担心、期盼、紧张就开始显现出来了。将孩子送到学校的初期,家长最关心的孩子是否能够适应学校的生活,是否能够和老师、同伴和谐相处;等过了这个适应期之后,又开始为孩子的学习操心,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周末给孩子上兴趣班,总担心自己的孩子不能跟上教学的步伐。任课的教师也有不少的担心,孩子习惯的养成、班级集体的建设、家校沟通等等,都需要在家长、学生和教师的共同配合下才能完成。
一个人生活在缺乏安全感的环境和氛围里,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会畏手畏脚,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不利的。而缺乏安全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缺乏关爱,没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充分展现出来了对学生那份浓浓的爱,孩子和家长就能敏锐地感受到,他们的担忧就会减少很多。反过来,教师爱的付出,会让家长更加乐意配合教师的工作,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实现家校共育的目标。李虹霞老师对此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并以“幸福教室”建设为主线,做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
让孩子走近来的第一时间就喜欢上教室,是李虹霞老师每接一个新生班级,都特别注重的一项工作。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孩子和家长对教室留下的非常美好的第一印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他们的脑海里萦绕,温暖心田,缓释紧张和焦虑。在教室的讲台上,悬挂着几十个五彩缤纷的气球,每一个气球上写着一个学生或者老师的名字;开学前提前收集的孩子们的照片也被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还有“我们一起建新家”的系列活动,等等。当孩子们怀着紧张的心情走进来的时候,一下子发现教室里到处都有自己的信息和元素在其中,那是多么的意外和惊喜,孩子立刻喜欢上这里了。
什么样的教室是“幸福教室”?这要听孩子的意见。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李虹霞老师开始带领大家谈论“幸福教室”的模样,很多同学用文字或者图画描绘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教室。接下来,孩子的家长和老师一起行动起来了,自制书橱,将教室的四周布置成“书的海洋”;建立展示园地,可以在空中、地面、墙壁等各处看到孩子们精彩的作品;设计大舞台,鼓励孩子们开展合唱、诵读、古筝、葫芦丝、口风琴等喜闻乐见的活动;购置笔墨纸砚,为孩子们书写人生的大字做好铺垫……还有家长赠送的鱼缸、博古架,孩子们在游学活动中交换的礼物,等等,在这个教室里都有一席之地,让这间教室充满着绿色、充满着勃勃的生机。
李虹霞老师不仅注重物质形态的“幸福教室”的建设,更加注重精神形态的以及网络形态的“幸福教室”的建设。孩子们的学校生活是否充满乐趣,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大方自信等,都是“幸福教室”建设的过程中最为关注的话题。同时,李老师还建立了“幸福教室”的博客,将班级生活的趣闻轶事、学生才艺的惊鸿一瞥、班级制度的规范执行、家长关心的若干问题等,通过网络和学生、和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让“幸福”通过网络进行汇聚和放大。因为李老师的引领,很多学生家长也创建了博客,将自身家庭教育和李老师的学校教育进行了有效的对接。
有了这样安全无忧的环境和氛围,教师、家长和学生都会将目光聚焦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上,多种力量的汇聚,其能量是不可估量的。
二、创设自主学习的时空
蹒跚学步的孩子,父母一方面总是搀扶着孩子,给他提供练步的机会,另一方面总是鼓励孩子,在无人搀扶的情况下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前两步……等到孩子可以歪歪扭扭地行走时,就果断地放开手,只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帮一把。
从某种程度上看,教师的工作与父母教孩子学走路是很相似的。在学科教学开始的阶段,一定要慢之又慢,(www.lizhi.com)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激发孩子对学科的情趣为目的,手把手地进行教学,夯实孩子的基础,养成良好的习惯。然后,教师就要学会逐步放手,凡是孩子们能够完成的事情,让孩子们自己去完成,绝不越俎代庖。
李虹霞老师对此有非常深刻的认知。她认为,起始年级的教学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比毕业班的教学要重要的多,要让学校里经验最为丰富的教师来担任。起始年级教学的两个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兴趣和养成习惯,很多学生到了高年级之后成了“学困生”、“厌学生”,与他们起始阶段的教育是有关联的。
在李虹霞老师的“幸福课堂”里,习惯的培养是第一位的。
比如说班级集合站队,就包含了遵守规则、节约时间、相互配合等多方面的公民素养,李老师对孩子们有明确的要求,10秒钟一定要站好队。当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是需要进行设计的,一要将每个人的位置固定,避免拥挤和插队;二要固定行距和间距;三是不用嘴巴看齐,只用眼睛看齐。
比如说每个周日的晚上,学生返回学校走进教室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书写练笔,不用老师要求,每个孩子走进教室之后自己就去做这件事情,任墨香在教室里荡漾;每天早晨的经典诵读,也不需要老师的照看,孩子们自己就会组织,每次李老师走近教室的时候,都会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而且“熟视无睹”,不会因为老师的到来而停顿;每天的课文预习,孩子们会自己在书本上勾勾画画,用红笔做些记录和标注,不需要教师提出要求……
在李虹霞老师的“幸福课堂”里,兴趣的激发是时时刻刻的。
“幸福教室”不设班主任,由学生来当家作主。孩子们可以竞选“一日班主任”或“多日班主任”;“幸福教室”没有固定的班干部,只有那一个个的“黑板美容师”“地板魔术师”、管理扫把的“掌门人”等。某个学生在学习方面有特长,就来做教师的“小助手”;某个学生在作业处理上有创意,就来辅导其他同学。表扬孩子的时候,都能够恰如其分到找到孩子成长的具体事例,让孩子们切切实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批评孩子的时候,也注重就事论事,让孩子心服口服。
孩子们的各种才艺,都有展示的机会。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都被李老师记录在“幸福教室”的博客中,让更多的人来分享。就连这些连“孔子也教不好的学生”、“不识字的学生”,走进了“幸福课堂”之后,他们的潜质和才能都得到了激发。
正是因为李老师懂得放手、指导有方,孩子们的自学能力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些年,随着李老师外出授课、比赛等活动的日益频繁,留给孩子们的自修课越来越多,但孩子们用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告诉李虹霞老师:我能行!
三、着力构建统合教学法
作为一个教育者,有两个问题应该始终引起我们的警觉。一个是有关学科的分类问题。世界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各种知识相互交织在一起,本身是难以分割的。为了学习的方便,人们人为地将知识分解成若干不同的学科,让学生分类来学习,这很容易导致对世界的曲解。如果教师自己在教学中不注意这一点,过于强调学科的重要性,还会将这种曲解放大。一个是关于教材和课文的问题。教材和课文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载体,一个例子,是否一定要按照这样的内容和顺序按部就班的开展教学,体现着教师的学科素养以及对学生学习能力、认知特征等的熟知程度。
李虹霞老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越来越关注到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的严重不搭界的现象,以及语文教学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存在的不该有的分化现象。认为传统的教学是按照教材的次序开展,而教材无非是知识体系的分割。照本宣科的结果,只能给孩子移植一些知识而很难形成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只有直面学生,从孩子的实际出发,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李虹霞提出,放弃传统的线性教学,建立多元、多面、多维、立体化的语文教学时空坐标。沿着横向、纵向、时空三个纬度来统合语文教学,统合分散在学科内外、联系密切的内容,改变课堂结构,重塑教学流程,让学生全方位、整体、创造性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过程成为积极主动地获取而又充满愉悦的过程,促进学生识字写字和听说读写的全面和谐发展,形成丰厚的语文素养。
所谓横向统合,包括语文教材与相关文学资源的统合。让儿歌、绕口令、韵文、优秀童书、古代蒙学读物、现代集中识字读物、地方文化读本等大量有价值的文学性课程资源走进课堂,给学生无限的阅读自由和空间;语文课与各学科跨学科的统合。将美术、音乐、数学、信息技术等课程整合到自己的语文教学之中;学科教材内容的重新组织与统合。重视第一本语文书、第一节语文课、第一次识字、第一次写字、第一次师生交流、第一次习作等的课程教学设计,更关注识字、写字、读书等的顺序,形成“序列化”的班本课程。
所谓纵向统合,包括同一册教材内容本身的纵向统合。采取单元教学的方式,整体学习,集中突破。跨学段语文教材之间的纵向统合。将一至六年级的教材中涉及的相关知识整合在一起,进行集中学习。
所谓时空统合,包括用足网络资源,博客成为“空间教室”;让学生呼吸幸福的“语文味道”;走出教室的语文学习等。李虹霞认为,决定教室容量大小的,不是教室的空间和设施,而是教师的视野、智慧和气度。只要统合各种资源,一切围绕孩子的困惑和需要,教室就不仅是接受知识的场所,而是拥有无数成长故事、充满精神力量,温暖幸福无限延伸的气场。
李虹霞老师构建“小学语文统合教学法”的时间并不长,但披荆斩棘,走出了一条幸福的道路,希望的道路。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被她的探索和激情所感染,创造出更多富有情趣的“幸福教室”。
2013年的最后一本书,让我看到了课堂里的幸福!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三)
本学期,娄星区教育局给每一位老师发放了两本书——雷夫·艾斯奎斯老师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和李虹霞老师的《创造一间幸福教室》。听说这两本书都是写两位热爱教育、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视学生如同儿女的老师和他们的孩子们在不大的教室里共享教与学的快乐。我决定先看李老师的书,原因有二:李老师是我们国家的老师,她的故事对我们来说可能更接地气;再者,李老师和我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呀,作为家门,我当然自有一番亲切感。
花了四个晚上的时间,我读完了李老师的故事。她对幸福教室的定义让我感慨万千。李虹霞老师梦想中的“幸福教室”,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场所,更是拥有无数成长故事、充满精神力量、幸福温暖无限延伸的气场;梦想中的“幸福教室”,空间无限,有无穷的引力,是师生精神的家园;梦想中的“幸福教室”,能给孩子打开语言空间,让孩子们的精神自由飞翔,情感健康成长,是孩子们智慧闪光的源泉;梦想中的“幸福教室”,弥漫着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味道,溢满了浓浓的墨香和淡淡的书香,流泻着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琅琅读书声。这样的教室哪个教师不喜欢?这样的教室哪个学生不向往?这样的教室哪个家长不放心?可是在我们身边为什么没有这样的教室呢?原因很多很多。但作为一个曾在教学一线奋战过十六个年头的班主任老师,我觉得我们有责任让活动走进我们的课堂。
在活动中才有互动,在互动中才可能产生感动,有了感动才有真正的教育,有了感动,才有幸福成长。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心理品质、高尚的道德修养、愉快的合作精神就是在充满魅力的活动中得到培养,得到发展。想到这儿,那一次学生自发开展的班队活动仍历历在目。
2009年3月5日下午,几个女孩子在办公室门口向里面看了好几次,犹豫了老半天,我想她们一定有什么事想对我说,但我就是不主动走上前去询问,看她们到底什么时候才敢走进来。终于我们班的班长走进来了,试探地说着同学们的想法。原来,“三八”妇女节就快到了,但是是星期天,于是孩子们决定利用明天的科学课搞一个庆“三八”的班队活动。我一听,为孩子们能有这样一份心,这样一份热情而高兴。表面上,我没有特意表现出什么,只是淡淡地说:“你们自己一定要策划好,不要到时冷场呀!”小姑娘兴奋地点头应着,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在门外等待的小伙伴们。只听外面传来了一阵欢呼声,孩子们风也似地跑回了教室。
3月6日第五节下课时,数学老师告诉我:“这节课没法上了,学生的心全都飞了,教室里根本安静不下来了。”我笑着说:“飞就飞吧,反正今天是星期五了。”
下课休息时,一个小姑娘悄悄地对我说:“李老师,等会儿请您晚点进教室好吗?我们会派人来请你的。”哦,我猜想他们一定是想对我搞点小花样。管它是什么呢,只要孩子们能开心就好。中间,陆陆续续有几个小姑娘走进办公室送给我她们准备的小礼物。还有三个小女生合伙给我们两位老师各买了一束鲜花。
眼保健操做完了,我坐在办公室里喝着茶水等待孩子们的邀请。门外走来两个懂事的小姑娘,很郑重地对我说:“李老师,请您现在到教室去,好吗?”我起身跟着孩子们走到教室门口,只听到里面有人在不停地小声说:“来了!来了!”我心里默默一笑,嘴角微微向上翘起。推开门,迎面而来的是彩色喷带,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我还是忍不住大叫了几声,孩子们哄堂大笑,可能老师的狼狈样也是他们期待已久的啦。我走进孩子们中间,准备随便找个位置坐下,没想到那几个班干部把我引到了教室最中间的一个座位坐下。既来之,则安之。我一切都听从孩子们的安排。
中队长喊了一声:“安静!”教室里一下子鸦雀无声了。呵呵,我心里乐了,大家今天真的很齐心哦。这么听话!中队长和班长担当了这次活动的主持人,因为以前她们都有过活动主持的经验,所以两个小姑娘没有一点胆怯,大大方方地说着自己撰写的开幕词。接着就是男女生各一首的诗朗诵。女孩子的诗是昨天写的,还请我修改了一下呢。想当初她写了这样一句话:“老师,您是勤劳的农民,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小草’。”看到这里,我忍不住笑了:“怎么把老师说成是农民呀?怎么是送走‘小草’呀?”思索了一下,我挥笔改成了:“老师,你是辛勤的耕耘者,培植出一棵棵茁壮的幼苗。”这样应该恰当点。这个小女孩曾经代表班级参加了学校的演讲比赛,在我的指点下,最终在比赛中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今天,她是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朗诵着自己写的诗歌。看着她,我想:“人都是需要锻炼的,能力是在锻炼中不断提高的。”小男生的稿子是网上下载的,他背不下来,就拿着稿子声情并茂地朗诵着。他刚刚读了一个小节,我就热泪盈眶了。哎呀,忍不住了,我的银豆豆掉下来了。“怎么办?我没有纸巾。快到我包里帮我去拿纸巾呀。”坐在我身边的小男孩儿飞快地拿来了纸巾,我连忙接过,把脸上的小水珠擦净。同学们看着我,有的好奇,有的在笑,也有女孩子跟着我一起在激动。接下来,是孩子们的唱歌表演。先是两个男孩子上来唱。他们两个在上面扭捏了半天。你推推我,我推推你,谁都没敢第一个开口。终于他们好像是商量好了,两人一起开口唱了起来。同学们听得挺认真的。
我带头给他们拍手助兴,全班同学也都跟着边拍手边唱。哎?奇怪了,怎么大家都会唱呀?我忍不住问旁边的学生:“这是什么歌呀?怎么你们都会唱呢?”那个男孩子有点神气地对我说:“这是《棉花糖》,李老师,你到网上去找,就能听到的。”“哦!哦!”我连声应着。想我在网上的时间也算多呀,可现在在孩子们的眼里,好像我也是很落伍的样子了。我听得很认真,没听几句,我也能哼哼了。然后,几个女孩子又唱了《小酒窝》。还好,这首我听过,不过真没想到,好像全班同学都会唱哦。
后来我才发现这两首歌真的很流行,走到大街上随处可以听到。紧跟着是所有的组织者上来唱《感恩的心》,竟然有五个女生和三个男生。他们学着电视里的表演,也是边唱边做哑语手势。同学们也兴致勃勃地一起唱着,做着。孩子们真会选歌,也知道在这特别的时刻,怀着感恩的心感谢父母的养育和老师的栽培。我静静地欣赏着我的孩子们的表现,越来越觉得真是不能小看他们了。在我眼里,他们就和我自己的孩子没什么区别。我儿子也正好和他们差不多大,常常和他们玩在一起。看着他们从一年级懵懂的顽童到今天的挺有自己想法和个性的少年,他们真的成大了。唱完后,几个组织者走下讲台就开始忙活了。他们给每一个同学发了一张漂亮的小纸片。我正纳闷呢:干什么呀?一个女孩子也给我发了一张。只听班长让大家安静下来,说道:“现在我们每个人在纸上写一句祝福的话送给我们的老师和妈妈。”哦,原来如此。
我和孩子们埋下头写了起来。有的写完了,争先恐后地交给了那几个组织者。我写完了,也交给了她们。主持人在筛选,然后她们点到几个同学,让他们读一读自己写的祝福语。原本有些害羞的小姑娘竟然也走上台去读了。当然也有人声音小得让人根本听不见。很聪明的小姑娘也知道应该把我的祝福语让大家听听,只听她说:“你们想听李老师的祝福语吗?”大家异口同声地喊道:“想!”她口齿清晰地念道:“祝天下所有的妈妈都拥有一个乖巧的宝贝,天天开心!”孩子们听了我这句话,个个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喜悦,可能这时他们真的想成为自己母亲最乖的孩子,成为妈妈的心肝宝贝。我自己都觉得这句话写得挺好的,这也是我最真诚的祝福。活动举行到这儿,班长看着钟,还有五分钟,可是节目全都结束了,该怎么度过这几分钟呢?她有点为难了,一副茫然的样子,也不敢看我。看到几个孩子已经很努力了,活动也搞得挺成功的。我提醒她说:“可以让老师总结一下。”她一下子明白了,把话筒交给了我,她也不自觉地松了一口气。
我给了孩子们充分的肯定。这次活动给了我几个意外:我没想到自己会一下子就被孩子们感动了,让我感到意外;几个学生能把活动组织得这么井井有条,让我感到意外;全班同学听从指挥,非常团结,也让我感到意外。我为有这样的学生而骄傲,我为自己能成为他们的班主任而感到幸福。下次我们一定要邀请我们的数学老师一起参加,让她也从另一个角度去看看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学习是孩子们的主要任务,但不是唯一的任务。当孩子们做着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时,你会发现其实他们的本事还真不小呢!
想想我们老师们平时总担心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总害怕孩子们在活动中会激动过份而难以维持课堂秩序,就有意无意地把活动实践方面的一些课程砍掉了。看看孩子们今天的表现,我不禁为大家过多的担忧而哑然一笑。“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属于孩子们的天空,就让他们自由飞翔吧!别让我们的不放心成为他们的羁绊,束缚了他们高飞的翅膀!真的爱他们,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飞!给他们一些机会,让他们做自己愿意,而且喜欢的事。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他们长大了,他们真的很懂事,很可爱。请记住:风筝飞得再高,线还在我们手中。所以我们这些班主任也可以得意地说:“孩子们是表演的天才,而我们就是天才的导演。”
一次次掩卷深思,李老师何以能缔造完美教室,书写生命传奇?一次次咀嚼回味,李老师如何创造奇迹,让师生在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幸福成长?一次次扪心自问:我也能如此让自己的教育之路绽放这样的美丽吗?我想,只要行动,梦就在不远的地方。祝愿我们每一位班主任老师在自己韶华逝去时,仍然能够感受到胸前的红领巾没有褪色,仍然能够童心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