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草船借箭有感(一)
提起诸葛亮,在我们国家可以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他精通天文地理,神机妙算,有胆有识,千百年来成为了智慧的化身。在名著《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讲述的那些故事,更使诸葛亮的形象栩栩如生,读后让人感叹不已,回味无穷。我特别喜欢《草船借箭》这个故事。
《草船借箭》是赤壁之战的前奏,讲的是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想用十天造十万支箭来将诸葛亮的军,借机除掉他。诸葛亮明白周瑜的用意,但他以大局为重,说只用三天就向周瑜交纳十万支箭,并立下了军令状。周瑜以为诸葛亮中计,殊不知诸葛亮早已成竹在胸、胜券在握。他让鲁肃备二十支快船,两边插满草把子。第三天晚上,江面大雾弥漫,诸葛亮调集精兵快船,逼近曹军水寨,擂鼓呐喊,虚张声势。曹操见大雾漫天,不知敌人虚实,就让弓弩手放箭,船上的草把子上便插满了箭。诸葛亮又命令把船头掉过来,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船外箭如雨下,而诸葛亮却邀鲁肃饮酒。等到船两边都插满了箭后,让士兵们大喊:“谢曹丞相的箭!”,顺风顺水,满载而归。曹操知道上了当,但追已来不及了。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诸葛亮心胸宽广,他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私怨,在当时,要想在水战中打败曹操,必须要有足够的箭,诸葛亮早已想到这个问题,并且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但他不说出来,而是让周瑜说出来,因为周瑜气量小,而且是主帅,周瑜有意为难令他造箭,但他不当面说破周瑜的阴谋,而是将计就计,他是为联吴抗曹的大计,不是和周瑜斗高低。这一点让我特别佩服。还有他知识渊博,他从天文上算出第三天江上必有大雾,所以才敢逼近曹军水寨,擂鼓呐喊,假如没有大雾的掩护,诸葛亮肯定不能成功。另外,他十分了解每个人的性格,知道鲁肃为人忠厚,会尽心尽力帮助他,知道曹操生性多疑,在大雾弥漫的晚上,不会贸然出兵。还有一个细节,说明诸葛亮做事非常认真,一丝不苟。去时船头朝西船尾朝东,逆水排列,等到掉头过来时,正好是顺风顺水,精兵快船,就算曹操明白过来,也追不上啊。诸葛亮借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草船借箭一个“借”字,突出了诸葛亮过人的智慧。在当时要造十万支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如箭杆、翎毛、胶漆等,曹操耗费了那么多钱财和时间造好的十几万支箭,在交战前夕却被对手诸葛亮借走,在后来的战争中又用来攻打曹操,削弱了曹操的战斗力,有助于火烧赤壁的成功。诸葛亮真称得上是中国史上杰出的人物啊。
我们应该学习诸葛亮心胸宽阔,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品德。还要学习他做事认真细心的优点,多观察思考,有周密的计划和谋略,做事不马马虎虎。在小学四年级时,我考试总是大错没有,小错不少,比如8写成9,忘点小数点,加号写成减号等,总是得不了满分。后来我渐渐改掉了粗心的毛病,学会了检查,就很少犯错了。如果想和他一样足智多谋、聪明过人,就应该从小勤奋好学,多阅读,多积累知识。
《草船借箭》巧在“借”,熟能生巧,知识多了才能熟,知识渊博,融会贯通,才能充分利用,才能“借”的巧,这就是诸葛亮给我的启迪。
读草船借箭有感(二)
自古以来,总有那么一些人,看到别人比自己有才干,不去努力追赶他们,而是怀着妒忌心,不择手段去陷害。三国时期的周瑜就是这样一个人。
课文《草船借箭》讲的是诸葛亮神机妙算,利用大雾天向曹操借箭。(www.lizhi.com)诸葛亮通天文,知地理,提前7天完成任务,使周瑜陷害他的阴谋又一次破灭,进一步显现出了周瑜妒忌贤能,心胸狭窄的本性。
读《草船借箭》我不由得想起了华罗庚爷爷,华爷爷可是知识渊博,名扬天下了,可是华爷爷上小学的时候,成绩并不好,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不灰心,更没有妒忌学习好的同学,他相信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一定也能做到。经过刻苦努力,华爷爷终于成了就是闻名的数学家。但华爷爷还没有停止脚步。他又推荐发现了陈景润叔叔,花爷爷的这种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啊!
读了《草船借箭》,我想起了我自己,不也有妒忌心吗,每次,如果自己考的分数低,不分析原因,看看错在哪里,相反,期望学习好的同学出个大差错,考不过自己,这不也是妒忌心吗,回想起来,真是惭愧啊!
读草船借箭有感(三)
今天我读了草船借箭,这篇文章主要是说曹操去攻打东吴,东吴的大都督周瑜用计杀了曹操的水兵大将蔡瑁和张允,之后周瑜去问诸葛亮,水上交战最好的武器是什么?诸葛亮说:“是弓箭”,周瑜叫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答应了,三天之内一定弄来十万支箭,然后,诸葛亮就在一个大雾的天气里用几十只船连成一片,去攻打曹操,曹操以为有埋伏,不敢让军队去打,就让弓箭手放箭,不一会,万箭齐发,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借到了十万支箭。我真是佩服诸葛亮的聪明才干。
从这篇文章里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多动脑筋,善于思考,那样才能把什么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