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读后感(—)
文/杨鸿宇
《大国崛起》是一部近代全球的发展史,它以历史和全球的视野解读了15世纪以来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这九个先后崛起的大国适时出发、各领风骚,演绎出大国风采的历程。深入文脉,纵观列强的发展史。我们不免会发现,看似偶然的崛起,似乎都是必然的历史结局。历史的长河仍在缓缓的流动,认真学习总书记所提出的:把握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规律,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提高治国、理政的才干。是每一个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愿望的国人所需要的。
上世纪,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毛主席曾精炼而深刻的总结了中华民族的特性: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八年艰苦抗战,向世人证明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气概,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巨大成就。随着“中国崛起”“当中国统治世界”等言论不断涌现世界舞台时,我们亦感到: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日子亦将来临。能否担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经受住世界体系对我们的考验,是当代中华儿女必然要面对的挑战。
孙子兵法说:“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以史为鉴,学习崛起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末落教训。面向未来、自力更生、开创中华进步的崭新篇章,以下是通读《大国崛起》后的几点小感悟,愿与大家分享交流。
(一)民族的自我批判意识
对于一个面临历史机遇与挑战的民族而言,一个有影响力决策的好坏往往决定了一个民族在一定时期内的国际地位。对于一个崛起的民族而言,选择一条发展的道路并不难,难得是选择一个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一个正确的道路,渴望崛起的德意志民族正是被法兰西政权误导走上一条不归的战争路而落寞,而以大和民族号称的日本在面临西方列强威逼时,正是在一种自我的批判和反省中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一条“布国威于天下的强国道路。”由此可见一个民族只有具有用于解剖自己和进行自我反思反省的精神,才能在民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的取得成就。
正所谓“盛世之下有隐忧”记得晚唐诗人杜葡鹤的一首《泾溪》:“泾溪人险人兢慎,终安不闻倾履人。倒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诗反映的就是一种居安思危和不断审视的态度。透过九大强国崛起的历程,尤其是其没落的原因,我们就会有一种认同的观点: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应随时审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有用于解剖自己和进行反思自省的勇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而这正是一个民族寻求自强和超越的真正能力所在。
(二)求知识于世界的民族学习精神
“求知识于世界”的口号是日本在戊辰战役结束,日本百废待兴之时的一种学习口号,在此倡导下,日本国内掀起了一场上下一致学习西方的热潮,日本派出使节团、留学生到各国学习治国经验和各种优长。在这种学习的氛围中,日本在教育、制度、科技、经济等领域都有了较长足的发展,为民族崛起奠定了基础。闻名于世的俄国沙皇彼得一世曾匿名到欧洲学习,由此可见:民族的学习精神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程度是不容忽视的。
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广泛,经济全球化的市场背景下,只有向世界学习各领域的顶尖技术、思想、理论。在不断学习、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只有集优势于一身的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列。
(三)创新的腾飞力
科技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飞跃,纵览九个国家崛起的因素,科技无疑是重中之重。西班牙和葡萄牙较早的掌握了航海技术,成为第一批殖民强国;荷兰拥有当时世界上一流的造船技术,并且不断的进行技术革新,造船业十分发达,其领先的航运船舶,使其成为海上马车夫;英国因为引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美国因为领先电气革命,而成为世界一强。当然,强国未必是技术革命最早领先的国家,例如以善于模仿、创新著称的日本,就是通过重视对先进文化、技术等的学习引进,并最终走上了科技强国的道路。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许多国家把科技创新和培育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如:美国的绿色经济复苏计划、欧盟的“绿色技术”研发计划、日本的“数字日本”计划、俄罗斯组建了由总统亲自负责的经济现代化和技术发展委员会,并将节能技术、航天通信、生物医疗战略信息技术作为发展新经济的五大支柱。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设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确立为战略新兴产业。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命脉和动力,在能源转型的时代,科技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两弹一星的巨大成就、神舟飞船的航空探索、水稻、人类基因探索等领域都达到了较高水平,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还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很多前沿的技术受限于发达国家,因此只有发挥全民族的创新精神,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为国家的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四)民族精神的凝聚力
德意志民族在历经世界大战后的败北后,并遭受不公正待遇后,能再次崛起的原因正是其团结的民族精神,正如文中所评说的:德意志民族之所以经历了如此多的历史曲折和灾难之后,仍能像不死鸟一样获得重生,并奇迹般的再度崛起,所依靠的也正是由其民族心理而衍生出的这样一种民族精神,一种勇于进取的、不屈不挠的并且勇于争先的民族再生力。我想这种民族精神内涵里所包含的正是一种争取民族统一和强大的民族亲和力。
正如自由胜利女神之于美国民众是:自由、平等、民主的化身,孔子像之于中国人则是“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外化,儒家文化自古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量的一部分,对于所有的华夏儿女而言: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海内外华夏儿女共同的梦。只有把这种民族的凝聚力深入到民族的精神内涵里,我们才能在民族的大旗下不断前行。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有担当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崛起绝不会采用殖民统治和暴力扩张的形式。孔子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代发展到今天,平天下的含义可以概述为:引导、推动和帮助所有的国家都抛弃霸权主义,实现国际民主、构建和谐世界。邓小平曾讲:“如果十亿人的中国不坚持和平政策,不反对霸权主义,或者是追随着经济的发展,自己搞霸权主义,那对世界也是一个灾难,也是历史的倒退”所以,我相信祖国的崛起走的必然是和平崛起的道路,但正如书中所提到的:和平是乞求不来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从来没有那个霸权强国的实力强大到可以呀知道所有的真理和正义,要推动中国与国际体系的良性互动并有效维护国家安全,不仅要依赖或者越来越依赖强化相互信任和合作,而且也需要必备的战略威慑力,甚至具备打赢合法性战争的能力。
外国人曾惊叹:中国这个国度是一个敢于并善于创造人间奇迹的地区。是的,
那时因为我们有博大深邃的五千年文化的滋养、有古老文明的智慧、又有现代的超前的思维发展,只要我们努力:下一个轮回必是我中华强盛的时代。
大国崛起读后感(二)
主要介绍了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历史,客观公允地解读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9国的崛起史,让我对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发展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一直以来都有怀疑,为什么欧洲发展的那么快,难道仅靠英国的工业革命,还有法国的革命吗?
那么又是谁带动了整个欧洲的发展呢?看了大国崛起我才明白,欧洲的发展史从海洋开始的,这要从葡萄牙说起,公元1143年,一个独立的君主制国家葡萄牙,在光复领土的战争中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罗马教皇的承认,这是欧洲大陆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然后在葡萄牙国王恩里克的带领下,葡萄牙启动了征服大海的行程。
也正是海上之路使葡萄牙摆脱了贫穷和落后的境遇,也打开了欧洲历史崭新的一页,葡萄牙的近邻西班牙也看到了海洋的巨大的财富,并于葡萄牙一同竞争海洋上的财富,西班牙渐渐习惯了掠夺殖民地得来的财富,不去投资本国的工业,而转身购买国外昂贵的商品,久而久之,国内的工业极度萎缩,而货币又急剧贬值,人们却还沉迷于消费。我们知道,一个机构极有可能因为没有能力做出改变而“死亡”。我也知道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扩张时期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就是因为不能做出改变而衰落。
其实这里面最让我感情趣,也最让我着迷的是面积只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半北京,它的名字叫作荷兰。14世纪时,荷兰的人口不到100万。当时约有20万人从事捕鱼业,小小的鲱鱼为五分之一的荷兰人提供了生计。从捕鱼业开始,(荷兰)产生了和东北欧、英格兰、南欧、非洲的贸易。由捕鱼的传统产生了海上(贸易)的传统。(www.lizhi.com)地处西北欧的荷兰,面朝大西洋的北海,背靠广袤的欧洲大陆,欧洲的两条主要水道,从这里入海。为了排涝,荷兰人修建了多条运河,构成了当时欧洲最发达的水上交通网。这些优势使得荷兰具备了成为欧洲新的商品集散地的可能。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也为荷兰提供了成就商业帝国的历史性机遇。如果说,早开始远洋冒险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主要是依靠暴力去进行赤裸裸的财富掠夺,那么,紧随其后的荷兰人由于缺少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十分自然地选择了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同时也积累着足以让自己强盛起来的竞争技巧和商业体制。荷兰人是一个商业王国,这个国家的人民热衷于商业,可以说这个国家是一个由商人建立起来的国家,因为国家的制度法律等等都与商业就有密切的联系,最早证券交易所也是这个国家创办的!这个国家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当西班牙人向荷兰人发出统治的信号时,荷兰人竟然同意了西班牙人的要求,他们并不在乎谁去统治他们,他们只要安全,和商业贸易。但是西班牙的贪婪,终于让荷兰人推翻了西班牙的统治,对于那些领导独立战争的商人们来说,他们最想得到的不是政治权利而是商业利润,所以,他们希望找到一个强有力的保护者,由他来照顾荷兰的安全,而自己去照顾好自己的生意。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出现了:荷兰人将自己的国家托付给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英国女王爽快地同意了做他们的君主,并派出军队保护荷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精明的商人们很快发现,英国女王收取的保护费,实际上比他们赶走的西班牙国王还要高。
1588年,在奥兰治亲王威廉的领导下,七个省份联合起来,宣布成立荷兰联省共和国。这是一个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国家。很多历史学家说,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赋予商人阶层充分的政治权利的国家”。我第一次见到由商人处分政治权利的
国家!这也是荷兰至今都是一个发达的国家的最好的证明!他们善于经商和理财。当然还有好多好多的大国的崛起和衰落!打开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无疑是后发国家走上强盛之路的开端。学习的目的是赶超。在历史上,像俄罗斯一样实施赶超战略的后发国家,还有德国和日本。他们构建的社会体制,他们所走过的现代化道路,和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有着明显的区别。五百年前,因为海洋,人类搭建起真正的世界舞台,大小强弱的国家都在这个舞台上表演了自己的角色。 五百年后,因为天空,人类进一步拓展了这个舞台的空间。当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同步知晓天下事的时候,世界变小了。世界也变大了。1961年,一个叫加加林的苏联人离开了地球,第一次在太空中飘荡行走。一个月以后,美国的阿连·小谢泼德也上了太空。他在太空飞行时不断说的一句话是:地球外面的世界真
美好。 从地球仰望天空,是那样地遥远清澄,偶尔飘过的云彩,会遮住人们的视线。云彩的上面,将会是什么呢?是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温床,还是未来大国竞争的疆场?或许,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已经放弃陈旧的思维模式和全球对峙时代的种种偏见;或许,在未来五百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世界的发展仍将经受各种考验。我们不知道21世纪的变化将把大国带向何方,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