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挑战》读后感

  文/Nadia

  这本书读过两遍。当然,一遍又一遍,感触不同,收益匪浅。

  首先,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的题目,英语叫做《children:the challenge》,汉语翻译为《孩子:挑战》。孩子与挑战之间为冒号。冒号的意思是解释说明。我对此的理解是,养育孩子的过程,是孩子长大的过程,更是父母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我们将孩子生下来,就随意的让他长大,遇到问题想当然的按主观判断去解决;而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过程,学习孩子的心理发展,学习孩子的学习与思考方式,学习如何更积极的与孩子相处,学习如何用更加科学和正确的理念去引导孩子,因此整个过程对每一对父母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是一种需要用学习去战胜的挑战。

  其次,这本书中大量的案例,都让我有一种置身其中的画面感。全书三十八章,每一章中都有近乎十几个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背景的案例,常常这些孩子发生的事,就好像我们家姐姐妹妹刚刚发生过的,让我感同身受,引起无数共鸣。而书中对于孩子们出现的种种状况,都给出了一定的解决方法,整本书就仿佛一本红宝书,方法集,非常实用。

  除了上面两点大的感受,我再结合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并且以一个在我们家常见的场景为背景,谈谈书中给我感触最深的几个点。

  “家庭星座”是在这本书的第二章《了解孩子》中第一次提到。当时看到这几个字,我的脑海里似乎浮现出了一片星空,浩瀚无垠,由一个又一个不同形状的家庭星座构成,而每一个家庭成员就是构成星座的那一颗颗闪亮的星星。浩瀚星海,我的家庭也在其中。书中说:每个“家庭星座”成员的行为模式,由他们对自己家庭位置的想法来决定。同时,每个人的行为模式又微妙地影响着其他人的行为。这段时间,我们的家庭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我的两个孩子也很快的随之给自己重新定了位。

  我们家平常有六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姐姐妹妹。在姐姐读幼儿园的时候,每个成员的家庭位置基本固定,家庭关系也相对稳定。爸爸妈妈在对两姐妹,不论是物质付出,还是精神陪伴方面都几乎平衡。但这种关系在姐姐读小学之后开始打破。姐姐读小学之后,因为之前没有上过幼小衔接班,所以在刚开始阶段我花了很多时间和心思给姐姐。每天早晚接送姐姐,中间我自己上班,下午回家辅导姐姐作业。读拼音,读课文,听写,口算,这些工作都要有家长的陪同。所以我每天陪伴妹妹的时间只有晚上吃过晚饭,姐姐写好作业,带姐妹俩下楼玩的这段时间。妹妹似乎已经从这种家庭位置中看出了自己的位置,并且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她开始有所行动。每天姐姐写作业的过程变得非常难熬。妹妹缠着我,我抱着她陪姐姐写作业,如果让妹妹去找爷爷奶奶,妹妹就会一直在地上打滚,哭闹,并且喊着:“妈妈都不管我,妈妈都不管我了”。妹妹一哭闹,姐姐觉得影响她做作业,于是战争爆发,一片混乱。

  从上面的场景中,我似乎能看到“发展人际关系时,孩子会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其中给自己定位“。妹妹发觉妈妈给她的陪伴减少了,于是开始重新寻找方法吸引妈妈的注意力,引起妈妈的关注。家庭星座图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还是上面的场景,如果继续往下看,姐姐妹妹战争开始。如果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可能已经声嘶力竭地喊,并且开始批评挑起事端的那一个,想要以自己的力量控制局面。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试着将书中的几个工具运用到我上述的场景中。一个是第十七章的”退出冲突“,另一个是第二十四章的“不参与战争”。书中说:手足之争非常普遍,甚至被认为是有多个孩子的家庭的常态。姐妹俩开始一打我一下,我还你一下,有时候会比较激烈,妹妹抓破姐姐手,姐姐推倒妹妹,等等不同形式的战争。我选择坚持书中的指导,离开现场,停止对两个孩子的过度关注,让她们自己解决问题。往往隔上几分钟,当我再回到房中,她们已经停止了战争,开始各自做自己的事情,有时候甚至两个人又开始玩在一起。我不免惊叹这本书对于教育和管理孩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我只是还原了我们的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某一个场景,就发现《孩子:挑战》这本书给了我相当多的指导。而事实是这本书中提到的三十八个工具几乎囊括了孩子教育的方方面面。作者鲁道夫德雷克斯从儿童心理学角度,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再通过一系列的工具指导,最终达到改变孩子不当行为的目的。通过正面管教课程,通过阅读更多的孩子教育方面的书籍,我们这一代的父母可以更加科学,更加人性的教育和陪伴孩子。我们不再像我们的父辈那一代一样只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我们开始自知和觉醒,注意自己的行为和语言,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我想再过十几年,或是几十年,我们的世界将会收获更加有幸福感,更加有责任感的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