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面纱》读后感(一)
一座城的倾覆成全了白流苏,一场乱世的霍乱成全了沃特与吉蒂。或固执,或骄傲。他们戴着面纱,拒绝审视这爱情的无端与短暂。
可其实这都只是小说里的戏码,太平盛世里没有灾祸与无常,戴着面纱的人们依旧看不清内心的表情。
这世界,男人有的忠贞不渝,一颗朱砂恒印在心。也有的,处处风流,说着何必太认真,戴着面纱,如何才能分得清?女人有的聪敏,内心明镜,懂得争取幸福。有的却迷恋镜花水月,以为自是特别,该当拥有荡气回肠的爱情。
于是愚钝者难免被骗受伤,这不是上帝的错。只是不清醒的人应当承受的回报。而这只是小说,会有一些奇迹让你我唏嘘感动。所以吉蒂是幸运的,自小娇纵任性,连婚姻大事都草率对待。却偏偏碰到一个如此爱她的沃特,执意结婚,以为日久就会有爱。
可其实爱情没那么伟大,也要天时,地利,人和才会有恰如其分的结局。他努力讨好的举动在她眼里是索然无味。
彼此努力寻找的都是对方所缺,没有人看到那些确实的存在。于是她轻易投进别人怀抱,以为是伟大的爱,却在最后狼狈收场,唯有那个深爱自己的男人还等在原地。
她用一次自杀式的旅行去惩罚这无计可施的关系。惩罚太过爱的自己,和不够爱的对方。不交流,不相视。冷漠的残忍和隔世的绝地让她无所适从。她负气的吃没有煮熟的蔬菜,是想惩罚对面的他,还是要得到关注?而沃特也沉默的将蔬菜吃下去,彼此伤害着,却又都无能为力。
最终,是陌生的瘟疫之地拯救了两个人。
人都如此,在陌生的环境里容易害怕,本能的想要亲近熟悉的人。正是这样,一直戴着面纱的吉蒂才开始愿意去观察,去了解。才发现之前那个古板沉闷的丈夫是如此道德高尚,让人敬仰。而煎熬里的沃特,也在那首熟悉的钢琴曲里发现,恨之浓烈都只缘于更深的爱。于是旧有过往在这陌生的地方都渐渐死了,新的希望随爱衍生。
我在想,如果他们走过了这场霍乱,重回文明世界,这特定环境催生的爱又会不会迅速夭折?如果他们没有走这一遭梅谭府,是否仍会在一起?
可惜,故事没有如果。
沃特得了霍乱,在小说的结局迅速的死去。美好的可能却是一开始就已来不及。
可也正因这缺憾,来之不易的爱情才得以永存。
小说的结局,那句“爱到分离才相遇”不断回荡在脑海。
唏嘘着,却想问:爱究竟是什么?我想,应该留待时间来回答。
揭开面纱,我们最应该的是读懂自己吧。每一个人都是一本书,只是形式不同。男人是哲学,女人是诗。没有诗的哲学是枯燥的,没有哲学的诗是肤浅的。哲学理性而诗感性,男人要想读懂诗,要先弄明白自己的哲学,女人想要理解哲学,就要先明白自己这首诗,深度的哲学只有配上适当韵味的诗才能共鸣,于是最好的不一定适合你,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吧。
《血面纱》读后感(二)
全书的前3/4,一直不待见凯蒂,心想这样一个平庸的女人为什么不接受那么爱她又聪慧、仁爱的瓦尔特呢?直到瓦尔特临死时,她几乎乞怜的恳求他的原谅时,终于明白了,之前的她不过就是一个脆弱(如她自说)、贪婪、虚荣又愚蠢的女人,从小到大的环境、家教,让她渴望被瞩目、被重视。或许是母亲强势且自私的爱,或许是貌合神离的姐妹之情,以及从未体会过的父爱,让凯蒂那么渴望被肯定和被爱。
而瓦尔特内敛、含蓄却深沉的爱并不被凯蒂懂得,她要的是如查理那般直接了当、热情如火的表达,即便是口蜜腹剑也甘之如饴。一开始的凯蒂,无论从眼界、心胸、气质都无法理解瓦尔特的世界。所以她鄙弃之,把一切对生活的不满都归结于他对她的爱。看似无理,细思却是人之常情。
凯蒂的蜕变与成长源于太多因素。被伤害之后的绝望中,她渐渐醒悟情爱的虚无;在修道院的所见所闻,使她一次次被修女们的信仰冲击,从而意识到自我的匮乏与残缺;在与韦丁顿一次次的交谈中,她又惭愧的发现自己是何等的目光短浅与卑劣无知。
瓦尔特有意的摧毁,却成就了凯蒂的觉悟。
“死得却是狗”,瓦尔特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已然意识到自己的错,也明白自己的死于任何人是最好的结果。
我在全书的最后几章,仿(www.lizhi.com)佛在凯蒂的身上看见了拉里的影子,或许又有些许索菲的面目。同样是在寻找,同样都在经历了无法言明的神秘体验后渐渐醒悟,开始思考生与死的意义。而回过头看,一开始的凯蒂又何尝不带有伊莎贝尔的样子呢?但比起《刀锋》,《面纱》更加现实,也更让我信服。
最后,毛姆借凯蒂对贾斯汀先生的那一番话,道出了全篇的意义,我们曾因愚蠢而犯下的错,和那些不得已经历的磨难,或许并非没有意义,它让我们看清了那条本就存在,却一直被心灵的雾霭遮住的路,并会心怀悲悯的一直独自走下去。
最后,那个曾让我不止一次讥讽和怜悯的凯蒂,用她自己决绝的方式与坦荡的心,让我对她肃然起敬。相信她的孩子,一定会像她期许的那样,成为一个自由、独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