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篇读后感
我读了《孙子兵法》,一本十分有意义的书,起初开始读作战篇,我就受益匪浅。
《作战》篇是《孙子兵法》第二篇,也是最重要的一篇。之所以说其最重要,是从军事历史角度说的。
《作战》篇的本义是说,要速胜,不要持久战,因为对后勤的消耗太大,对人员的消耗太大,对国力的消耗太大。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很容易遭受别人暗算从而面临毁灭的危险。孙武在这篇文章里提炼出核心观点:“兵贵胜,不贵久”。
在实际战争中,政治家和军事家们多反其道用之,即强调打击对方后勤保障、消耗对方国力的重要性,取得战略优势,从而赢得战争。
最着名的就是抗战。在抗战初期,日本妄想三个月灭亡中国,咄咄逼人之势、对中国人极端蔑视之情溢于言表。日本人狂妄的背后其实是巨大的虚弱,即日本军力强,却面临资源少、后继乏力的困境,持久作战不利于日本,速决战利于日本。因此,毛泽东因地制宜提出“持久战”战略,在人力上、资源上、士气上不断消耗日本,通过长期战争,积累对日本的作战经验,扩充实力,将战略态势由劣势转为优势,最终取得对日作战的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对英国的潜艇战也属于消耗战,即德国击毁英国舰艇的速度快于英国制造舰艇的速度,不断削弱英国海军实力,使得德国海军由弱势转变为优势。这一战略是好的,只是后来由于美国人参战未能成功。当时,盟军除用军舰外,还用航母飞机打击潜艇,沉重打击了德国人的潜艇部队,德国海军的战略进攻态势也得到彻底遏制,此后不断走向衰败,直至最后灭亡。
中国三国时期,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抗,(www.lizhi.com)司马懿之所以能够取胜,就是采用了打击对方后勤保障的正确战略。当时,蜀军北伐,最大的弱点就是后勤保障困难,纵是一代天才诸葛亮也没法解决。司马懿看准了这一点,在与诸葛亮反复较量中,不断消耗蜀军实力,等蜀军无力支撑作战时,自然撤走。
刘邦和项羽的较量被人称为十战九不胜,最终刘邦胜出。除了刘邦善于用人外,刘邦人力和后勤保障充足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与之相比,项羽的后勤保障和人力保障就很差,归附他的人才还不断外流到刘邦处。总有一天,双方的战略态势会发生逆转,那时刘邦自然会战胜项羽,取得胜利。
在中国,强调打击敌方后勤保障,还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坚壁清野”,就是不给进攻的敌人一点物资,让人吃不上喝不上,最终知难而退。这可能也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这也反映了打击敌方后勤保障对于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妇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