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每章读后感

  第一回读后感

  读了《三国演义》第一回,张飞、关羽、刘备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我觉得我们现在任与人之间应该遵守承诺,决不可以不做到答应别人的事。随着我们日渐长大,有时也总会答应朋友的事,但我们总会不放在心上,只觉得这是朋友的事,耽误一下没关系。其实当你对朋友说:“对不起,我忘了。”的时候,朋友心中不仅仅着急,更有气愤,很有可能不再是朋友了。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的确没有同年同月同日死,或许你会认为他们不遵守诺言,但他们是为了蜀国的事业着想,所以才有了“违约”,我们与他们不同,不再是“同年同月同日死”,只是完成“我包了”等一些自己找来的任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了我们的友谊能更深,为了朋友永远是朋友,我们一定要把答应朋友的事认真完成,只有这样,我们朋友间的友情才可以更深。

  第二十三回读后感

  操,绍皆欲招安张绣,绣从贾计而降操,操不记旧怨。曹令祢正为鼓吏以辱之,祢正平裸体擂鼓骂操,操撤祢往说刘表归降。刘表不杀祢正,使见黄祖,黄祖斩祢衡。

  读到这里,我看到了曹操阴险狡诈的面孔了,而且对待征地的手段竟如此冷酷。此人的确很有才华,文才,辩才都占据了,在那个重视文科轻视理科的社会 中,他的前途可以说无限啊!只可惜在性格上有缺陷,喜欢轻慢侮辱权贵,那些人怎么惹得起呢?纵然你有才,但是地位这东西并非与才俱来,看,就这样被葬送了命了!真可惜啊!

  第二十四回读后感

  操欲废帝,程昱谏止,操将董承等七百余人及董贵妃皆处死,操从郭嘉计领二十万军分五路下徐州东征刘备。备使孙乾往河北 见袁绍,绍因五子患疥疮而不愿趁操出兵入许昌。张飞献计刘备劫操寨,中计,张飞败走至芒砀山上去了。刘备往青州投袁绍。操爱 云长武艺,欲计取之于下邳。

  有时候真的很替刘备着急,明明是一个贤德明主,但是就因为缺少战略支持,常常东奔西跑,没有一个盘踞之地,看,这一次又被曹操赶到袁绍那儿去了。不过真的很佩服刘备的坚韧,常常都绝处逢生了,他还能坚持 住!真不愧是一个做大事的人。有人说,乱世造英雄,这话真不假。

  另一点就是很佩服关云长了。你看,初中 时学的《爱莲说》有一句--香远益清,不就是说云长这样的人才吗?云长武艺高强,又没有张飞的莽撞,的确是一个香饽饽,怪不得曹操想方设法要把他弄到手。看来做努力读书 真不假,工作 不用自己找,自然就找上门了!呵呵!

  第二十五回读后感

  读完这回,伉领教了云长的忠,程昱的阴,云长的英勇,曹操的小心。

  云长的忠表现有三点,第一,在关公在屯土山约三事时,有二条表现了他的忠,云长兄降汉帝,不降曹操,忠于国知刘备不落,不管千里,便当辞去,忠于人。关云长刚正不阿的表现就是--忠心。第二当曹操赐战袍于关云长,关云长接受,但把战袍穿在里面,外面仍是刘备给他的战袍,不忘兄长之恩,时时想念 兄长。这是关云长的忠心的表现--想念。曹操忙一场,他"奸相枉将虚礼待,岂知关羽不降曹",这正是关云长忠心的表现。

  本回中有惜刀杀人一计--程是说:"刘备若在,必投袁绍,今若使云长破了袁绍之兵,经必疑刘备而杀之矣。备既死,云长又安往乎"。我想,如果刘备真的死在这一计上,那云长也一定不会放过曹操,因为云长也是有头脑的。

  当关云长夸张飞时,曹操大惊,心想以后如果遇到一定要小心,把这话写在衣服底上,这写出了曹操的细心、认真,我不如他。他把话写在袍底,又记住这话,又不失"尊严 ,这个法儿真妙"!

  这一回,还有一个重点--斩颜良。颜良与华雄一比,就比不去了,这也一定让人看呆了,关公太厉害了。

  第二十六回读后感

  读完这一回,深为关云长的刀法而折服。

  "暂颜良,诛文丑"两名大将,被袁绍视为左膀右臂的两名大将,让关云长不费吹恢之力的杀了,不得不说,关云长被叫做"武圣",真是名不虚传。关云长"下刀"有三个要点:"稳、准、狠"。只有"稳"才能手起刀落,将对手斩于马下,否则当他再斩时,他的小命就可能保不住了。"准",同样要找敌人的弱处,否则如果内穿护身甲,就白斩一刀,同样会丢掉小命。对敌人,要狠,否则敌人狠了自己便弱了,如果斩时有怜悯之心,那日后麻烦大了,会后悔的。关云长值得每个人学习。无论对学习功课,还是对待敌人。

  还有一人承认了关羽是"武圣",这人是袁绍,他说:"吾得云长,胜颜良、文丑十倍也"!可以他对关羽的佩服已入本三分。试想,一个颜良和文丑加起来可把败十几个"上将"哪一个关云长就可以打败曹操了,当然是单挑。而且,看样子,那个人得了关云长,打仗就有了三分底气,毕竟他是世人皆知的英勇无比的将士。

  最后,关公还是守大义,去找他的头头--皇叔刘备了,曹操虽不乐意但在小山头上约的三事自己答应了不得不照办,但又不明说。别人都说曹操是奸人,可我认为他和关云长一样,是正人君子,只是在利用别人而已。

  我佩服关云长,更佩服曹操。

  第七十二回读后感

  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徐晃不听王平意见,被黄忠,赵云打败,王平降玄德。操被刘备打败,回到南郑,魏延、张飞已得南郑,操走阳平关。亮以疑兵胜操。操亲领兵战,备兵大败曹兵,操弃阳平关而逃至斜谷界口,进退两难,杀了杨修,次日出兵大败回京兆。

  刘备早年四处滇沛流离,曾攻取过许多地区和城镇,都没站稳脚跟,却在取得成都后,有了真正属于他的一席之地。成都,不仅是他登基加冕、号令三军、问鼎天下之地,更是他长卧陵中、魂魄相依、永世厮守之地。可以说,成都是刘备一生中最得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战略基地、最佳幸运福地。

  刘备曾身经百战,但在他一生中,亲自作为最高统帅,并率军最多的3大战略的决策,皆是在成都做出:建安二十年(215),刘备亲率5万大军东伐;建安二十四年(219)春,刘备亲自率大军北伐汉中;章武元年(221)七月,刘备亲率4万大军讨伐东吴。

  刘备终于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了。

  第七十三回读后感

  玄德进位汉中王,云长攻拔襄阳郡。诸葛引法正等人欲尊玄德为帝,玄德不从。孔明建议暂为汉中王,玄德应允,筑坛于沔阳,时位汉中王。操派满宠为使,说权攻荆州。关公大败曹仁,得襄阳,至樊城。

  看《三国演义》,我们也许能从三国刘备的身上学习 到一些创业的经验。

  刘备的成功,绝对堪称是白手起家的典范,他立业之前,只不过是一个潦倒的卖草席的小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