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读后感例文(一)
读《罕见夜明珠》有感
在古代,因为没有现在科学的发达,所以人们把不能解释的事情都归为神这个虚幻的名词。但现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应该相信那些迷信,我们应该爱科学,从科学的角度去看我们的世界。
大家应该知道夜明珠吧。夜明珠是一种稀有的宝物,古称“随珠”、“悬珠”、“垂棘”、“明月珠”等。通常情况下所说的夜明珠是指荧光石、夜光石。它是大地里的一些发光物质由最初的岩浆喷发,到后来的地质运动,集聚于矿石中而成,含有这些发光稀有元素的石头,经过加工,就是人们所说的夜明珠,常有黄绿、浅蓝、橙红等颜色,把荧光石放到白色荧光灯下照一照,它就会发出美丽的荧光,这种发光性明显的表现为昼弱夜强。
但我看的这篇报道,且与一般的夜明珠有所不同。
它讲述了一个很爱搜藏水晶人,在一次巧合下,他等到了一块很像水晶的石头,但在切石头时发现这石头的硬度比水晶要软,这时才发现这石头不是水晶并且引起这是什么石头的好奇心。他一直研究着这块石头,直到一天晚上他在睡梦中被一丝亮光所惊醒,当时他就被惊吓到了,好好的大半夜怎么会有光呢?带着这个疑问,他一下子全清醒了,望向光源原来是那块他一直研究的石头。他好奇的盯着这块可疑的石头,突然一个词出现在他的脑海中:“难道是夜明珠”,他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一切,于是他决定带着这块石头做个检查,好好看看这到底是块怎样的神奇石头。
他忍着心痛,从这块石头上切下一小块,带去检验。在专家没有看见样品之前,他们就进行了一次猜测。有些专家怀疑是因为磷而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发了光,这种光也叫“冷光”。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都能发光,如细菌、真菌、蠕虫、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昆虫和鱼类等,而且这些动物发出的光都不产生热,故被称为“冷光”。当专家那到样品后做了检查,并没有发现磷,所以专家一下子否定了这个想法。之后专家又开始怀疑这块石头是萤石吗?萤石,又称氟石,是一种矿物,其主要成分是氟化钙,含杂质较多,萤石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在紫外线或阴极射线照射下会发出荧光。本来专家是确定了这个看法,但在无意之中将他掉进了水中,一下子这块石头的光更亮了,再用闪光灯照射,石头的光更亮了。这个发现一下子让专家惊讶不已,专家立刻再一次做了更细致的分析,这才发现这石头发的光是磷光。当萤石含有一些稀土元素时,它就会发出磷光。也就是说,在离开紫外线或阴极射线照射后,萤石依旧能持续发光较长一段时间。这种能发磷光的萤石产量所占比例并不大。
终于这块石头的身世我们终于弄明白了,我们只是运用了一些科学手段就了解了它。如果这石头出现在一些不相信科学人的手中又会是怎样呢?
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至于规律,则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我们应该去爱科学,理解科学,相信科学。运用科学知识去了解我们的世界,学习我们所不知的世界。
高中读后感例文(二)
读完《蛙》,读毕,内心震撼,小说中的一一幕幕情节仍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莫言下笔可谓是竭尽血腥残忍之能事,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变态与血腥,擅长用混乱的色彩进行故事的渲染,直教人触目惊心。
在中国的传统乡间文化中,蛙一直是代表着生殖繁衍的标志,依据文中姑姑所言,揭示了莫言所要暗示的标题:蛙。“蛙”与“娃”不仅音同,而且呱呱坠地的婴儿与青蛙的声音相同。九幕话剧《蛙》可看成是前四封信的补充和升华。书名是整部小说的主旨和浓缩。
莫言将背景锁定在山东省高密东北乡,采用一种第三者的视角去叙述那些惊心动魄且催人泪下的故事,主要人物是姑姑,一位身份复杂的乡村医生,她的人生历程贯穿了整部小说。“姑姑”的身份特殊,抗日时她曾与父亲勇闯平谷;因其男朋友王小倜逃到台湾而惹上一身骂名;一面行医一面严格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她让已经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女人带环,甚至是将身怀六七个月的女人逼上绝路。直至步入中年时她与捏泥娃娃的郝大手结婚,也表示了她对自己所作所为的深深忏悔。
在情节描写方面,莫言是十分成功的,他用一种残酷无比的笔调淋漓尽致地描写王仁美以及王胆的悲剧,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以王仁美和王胆为代表的“传宗接代”传统思想与国家所制定的“计划生育”目标形成了鲜明对比。描写姑姑所应付那些违政策者的人所使出的一些行为,在对自己侄媳妇王仁美以及王胆的行为上,为了让他们现形而不择手段,且不说顾及亲人之间的感情,就连邻里关系也破坏,在那一幕幕的追赶中,那一幕幕血腥的画面,不禁让人毛骨悚然,透心凉的人情味遭到政治压迫下被伤得体无完肤。所以莫言的文学作品多少让我觉得少了温情,似乎将他的写作情感用魔鬼般的疯癫来展示。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莫言塑造的姑姑这个矛盾人物在前后期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从铁面无私、果断利索地一律将违反政策的人“赶尽杀绝”,与她后来老年时深深忏悔的形象截然不同,潜移默化中,莫言阐释的人性也浮出水面。小说除了姑姑外,还塑造了许多很成功的人物,如小狮子曾也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拥护者和执行者,但是最后饱受无子之苦的煎熬,在内外压力的形势下,她选择做了违抗者。还有,我最为喜欢的是“我”的前期王仁美,虽然她是悲剧收场,但是她是小说中做人做事最干脆的人,嬉笑怒骂都很直率,不仅从她说话风格,最主要是做事体现出她的“真”,明知自己的姑姑是计划生育的执行者,却没屈服当时的社会政策,尽管她的反抗没有成功,还因此丧失了自己的性命。
在小说的结构上,莫言选择的方式独特,小说由四封长信和一个九幕话剧组成。每封信代表了不同的时代,是每一个时代的分水岭。而且,通过以书信体的叙事方式使得该小说的空间更为广阔,通过对杉谷义人先生的详尽往事,莫言能自由地直抒胸臆的同时,也给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奠定了形式上的基础。
读毕全文,莫言通过《蛙》一针见血地剖析与批判人性与社会。虽然他是站在家乡的背景写故事,但是,却让我们能够享受到站在人性的角度上思考。
高中读后感例文(三)
《宇宙简史》读后感
刚开始读《宇宙简史》的时候,我觉得那些语言太深奥太专业太生僻了,怎么也看不懂,那文字中蕴含着宇宙独特而神秘的魅力,是在细细品味后才领悟到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霍金,全名史蒂芬·霍金,他生于1942年,是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现为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系教授,被誉为继爱因斯坦后最着名的科学思想家。他用毕生精力研究黑洞和宇宙起源大爆炸原理,提出黑洞发射辐射的预言,在科学界引起革命性的轰动。霍金因为患有严重的肌肉萎缩症,只能无助的坐在轮椅上,但他克服了残疾的障碍,让思想遨游到无限的时空,揭开宇宙之谜,霍金既是残疾天才的典型,也是当代的大众文化偶像。他,是轮椅上的攀登者!
《宇宙简史》用迷人的表达方式讨论了宇宙的历史和将来、时间和时空的本性、黑洞等令人敬畏的主题,霍金用敏锐的直觉和坚定的推理直接挑战了已被广泛认同的传统量子学、大爆炸理论、甚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探寻时间和空间核心可望而不可及的秘密这一未竟之业中,它将引导世界各地喜欢仰望星空的人探寻宇宙的秘密。
他认为的宇宙是一个或在膨胀或在收缩的空间,而且他还相信,宇宙是在一次爆炸中诞生出来的。而宇宙的原型是什么呢?在书中我找到了答案,宇宙原来只是一个星球,但它的密度非常高,光亮很大,终于在某一天,它突然爆炸了,这就形成了宇宙,虽然这只是假想之一,但这却是比较广泛的一种说法。
黑洞中的信息丧失如何降低我们预言未来的能力。如果信息在黑洞中丧失,情况就并非如此,任何事情都可能已经发生过。预言将来的能力也被削减了。我们能够确定地预言粒子具有相反的自旋,但是如果一个粒子落进黑洞,就不能对余下的粒子作确定的预言,这意味着在黑洞外不能确定预言任何测量,作出确定预言的能力被减低至半。那么关于预言将来的能力呢?现在看来它至少在三个层次上受到限制。第一,是动力学系统的混沌行为,使得拉普拉斯意义上的决定性在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二,在量子力学中状态是由波函数描述的,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使得经典意义上的决定性被减半。第三,不平凡的时空拓扑,使波函数被密度矩阵所取代,就在这里引进了热力学意义上的随机性。(www.lizhi.com)
我们每天都会遥望星空,天上一颗颗璀璨的星星,我们所生活的家园——地球就是广袤无垠的宇宙的一小部分,我们心中难道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什么是宇宙?宇宙有多久的历史呢?宇宙是怎样产生的?还有与我们同处一个宇宙的邻居,那些肉眼看不见的物质,他们又是什么呢?
宇宙所带给人们无限的诱惑力,它等着我们去探索,去挖掘更多更多宇宙的谜底!霍金轮椅上的着作《宇宙简史》所不能解释的宇宙的谜语就等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