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读后感(一)

  最近一直呆在寝室,比较专心地看了一本《学习论》,施良方着(可惜,他英年早逝了!)。这本《学习论》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西方各家学习理论,从20世纪初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确立到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以及第三股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三股心理学势力都在不同时期提出并且发展自己的学习理论。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呢?因为我在关注二语习得迁移的时候,发现心理学的各种主义总是在影响着二语习得理论的发展。例如,20世纪上半叶,行为主义在心理学占主导地位。受其影响,在语言教学上教师总是不断采用各种方法刺激学生学习,并且不断让其练习不断强化,同时不断改正他们不良的语言学习习惯,消除其母语的干扰。

  然后60年代开始强调人的意识,强调要通过研究学习者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来揭示学习规律。这个时候认知主义心理学抬头。在语言学里,代表人物之一是乔姆斯基。

  也是在60年代,人本主义作为一种运动和学派出现了。代表人物有班杜拉和罗哥斯,以及杜威。感觉David Nunan也是属于这个流派的。他们认为真正的学习涉及到整个人,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独特的品质,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当我想关注二语习得领域里的一个小问题的时候,例如“迁移”现象,还不得不去补习相关学科的知识,例如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语言学,教育学,认知学,以及统计学。当然,如果研究其他二语习得的问题,也必须涉及到社会学,社会语言学,神经学和生理学。当我们关注一个问题越深,可能从旁人的角度看来越孤立越没有研究价值,但是真正研究下去到某一程度,很可能就会打通相邻学科,成为博学之才!

  同时,我也想修正我以前错误的认识。以前,我对教育学有很大的偏见,对那些学习教育学硕士的同胞们有些“轻视”,或者对他们的选择表示惊讶和不解。现在看来,除了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兴趣,还要尊重科学!


论学习读后感(二)

  假期里拜读了施良方的《学习论》这部书,施教授兢兢业业在认真研究和分析了西方各家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着力分别加以介绍和评论。全书包括绪论及十六章,近500页的篇幅。由于高三假期时间较短,诚然自己水平也很有限,我看得比较快因此也比较肤浅,有些理论还不甚理解,需要以后利用业余的时间细细研读,参透其中。以下仅就自己还算读懂的第六章“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来谈一些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方面的启示。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它更加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主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对学习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解释,它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情境皆准的教条;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建构主义者对教学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案,但“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是一条核心思路。基于“以问题解决来推进教学”的思想,我就高三思想政治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根据2013年高考的考试说明,思想政治学科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使考生体现出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理解程度,以及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在高三的一轮复习课上就尝试“以问题解决来推进复习”,同时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构建,具体操作是:

  1、提出问题。教师可以针对所复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也可以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如《经济生活》在复习到“商品”这一概念时,我先让学生自主复习判断商品与否的标准,然后提出“当前,生活中出现如三鹿奶粉、地沟油、毒胶囊等问题食品,这些是不是商品呢?”问题一出,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开始窃窃私语,有的说是,有的有表示怀疑,最后通过讨论明辨是非,构建知识,达成共识,加深印象。

  2、尝试解决。让学生去思考、去尝试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合作,但这都不应妨碍学生的独立思考,而应配合、促进他们的问题解决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实质性的转变,充当着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在问题解决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也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从而作出合理的综合和推论,分析、解释当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解决方案,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便可以建构起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并且学会归纳、总结。例如在复习到《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辩证法中“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一难点时,学生经常出现失误,我引导他们,主要矛盾表明矛盾的个数至少在两个以上才有主次之分,而矛盾的主要方面指的仅仅是构成矛盾双方的一个方面,同时让同学们事先搜集相关的高考题及模拟题,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清晰二者的区别,并自主的归纳出在试题中出现相关的词语、关键词进行判断,从而建构出区别这两个知识难点的方法,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

  3、观点碰撞。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更具有价值。一个不善于发现问题的学生显然是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生不仅要从理论和事实上说明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要从理论和事实上推翻对方的观点,这必然要求学生善于发现对方观点的问题所在,这样才能在辩论中向对方提出质疑,同时使学生进一步反思自己的立论,不断完善,使之清晰化、明朗化、系统化,更好地为本方观点立论。例如,选修《经济学常识》的复习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与之前复习过的必修一《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加以比较,相互借鉴,使学生顺利的掌握了相对晦涩的原理知识。

  4、检验知识。学生的假设和解决方案是否合理、正确,必然回到实践中,经受实践的检验。如果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原有的假设或方案是不完善的或错误的,教师此时切忌加以批评,而应给予必要的鼓励,并引导学生找出原因或调整方案,我们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参与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至于结果是否正确并非最重要。因为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了整个过程,才叫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构建。例如,在复习到必修二《政治生活》时,常用的方法就是“找主体”,那我就引导学生围绕每一个政治主体进行小结,特别是在习题的实战中,我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主体来解决问题,再请一位同学说出每个政治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学生不仅认真落实了基础知识,更好的自主构建了一个政治网络,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5、拓展知识。通过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渠道深化、拓展自己所构建的新知识,使之达到学以致用,为今后进一步知识构建作好充分的准备。高三的一轮复习基本结束以后,就要进入注重各考点内在联系的二轮复习了,这时候就更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如何有效的整合每本教材的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甚至是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的能力,任重而道远。我将继续在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高三复习,考出理想成绩!

  作为青年教师今后还应多读书、多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努力想一名优秀的高中政治教师的目标迈进!以上仅是我的一点拙见,望其他老师多提意见。


论学习读后感(三)

  机会读到一篇内涵如此深刻的文章,当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虽然事因不太有理,但总归还是让我有了一次觉悟的机会。叔本华这个人我很不了解,但是从宏观一点的角度看,我知道他是一个充满传奇并有着非常丰富的人生经历的人。

  对于一个人来说读不读书是他自己的事情,那么读怎样的的书当然也无关他人的事了。但这显然不该是一个大学生应该做的,既然选择了来到高校继续深造那么就代表我们自己清楚我们的本分是学习,读书是我们学习的一个必然过程和必需的步骤。

  那么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我曾看易中天评今人读书的一篇文章,他说现在的学生读书都带有极大的功利心,什么书对自己有利就专读多读,而一些修身养性的书与他们而言似乎“无关紧要”因此常常被置之高阁。读书的风气很浮躁,读的内容也肤浅而少有收获。他认为,读书就应当只为这本书而去读它,并不带有目的性,并不期望从中收获什么而去读。我觉得很有理,因为读书的态度显然决定了一个人能读到什么程度。书本对于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根本无须为自己能从中学到什么而劳心伤神,毕竟经典的书籍有她底蕴丰富的历史沉淀,流行的书籍有她包罗万象的时代气息。不论什么类型的书籍,都有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当然还是不包括腐朽或毫无内涵的“坏”书。

  因此就读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会选书来读。(www.lizhi.com)从最初的尝试者来说,读书讲求兴趣。什么书是我想看的,是吸引我的那么我便拿来读,从中获知感悟,并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渐渐的,读书的品位层次不断提高,就能各方涉猎并深入研读。我想,读书真正的精髓,就在于自己的感觉与书中的灵魂与作者的思想相互交织,演变出读者自己的领悟。

  就如叔本华所言,要一个人记住他所读过的所有书就像要求一个人把他所吃过的东西都储存在体内是一样的荒谬。并未见得满腹经纶的人就会比言辞稀少的人学识渊博,人诚然会对自己有兴趣的东西记得更多,这无可厚非。所以,读书是过程,不是目的,更不是工具。我们应当了解读书是本能,我们能在这看书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品性,修养身心。

  同样地,要想记住自己读过的内容便应该学会温习。其实没有人会要求我们记住哪些书或是其中的某些内容,我们需要的是有一种自我思考的能力以及对懒散的自控能力。因为即便是最伟大的哲学家或是文学家的言论着作都是属于他自己的思想,若读书的人没有自己的推敲,那么他读的永远只是一本着作,而不能说他真正读到了“书”。

  我想,就“看”书而言,“读”书更能显现出读者在精神上对作品的感知。其实不论读多少书,都应该能启迪我们内心真实的认知,只要我们端正态度虔诚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