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入北图》这篇文章中,毕淑敏的母爱与她对儿子的教导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那时,北京图书馆是最大的图书馆,哪里有各种各样不同种类的图书,但那里却有规定:只对成年人开放。不知是不是遗传了毕淑敏,她的儿子从酷爱看书,对文学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当他长到十几岁已经是个小伙子的时候,毕淑敏在他苦苦的要求下,不得不带儿子“混入”北图,满足孩子向博览全书的愿望。
本文主要讲述了毕淑敏到儿子进入北图的过程和看书的过程。其中详写的是进入的过程。在过程中,运用了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母子二人害怕被识破的心情,但儿子也急切想去看书的复杂心情。在好不容易进去后,儿子恨不得把全馆的书都看一遍,所以,他直到闭馆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所谓: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在毕淑敏的这篇文章中,充分的体现了儿子对读书的渴望,甚至把博览全书为理想。的确,在我们少年时代的时光是很宝贵的,我们在学习上,不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多多去闯闯,在丰富的经历和阅历下,就能够让你体会到世界是包罗万象的。在青春时,何不去拓展自己的领域,为梦想努力,像毕淑敏的儿子一样,有志气:“长大一定要光明正大的从正门走进北图,因为那是贵宾的通道!”
毕淑敏文章的读后感(二)
一打开《毕淑敏散文精选》我就被她那真实、健康、积极向上的话语吸引了。她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每篇散文都切合生活实际,并总能捕捉到一些人们在生活中发现不到的事情,读的时候,就好似一幅幅生活美景浮现在你的眼前,使你不得不被她那耐人寻味的散文散发出的魅力而抓住眼球,静心欣赏她的文章。
我最喜欢她的一篇文章——《“我羡慕你”》。“我羡慕你”这句话是出自文章中一位老年妇女的口中。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作者带儿子去公园玩,碰到了一位老年妇女,这位老太太说她羡慕作者和她儿子的年龄,使作者看到了自己所拥有的财富。
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宝贵的财富,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不过我们的幸福常常被别人羡慕着,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可是,原来幼小无知的我却总是仰望和羡慕着别人,每次周末,当我在被堆积如山的作业压着埋头苦“写”时,妈妈总是悠闲地躺在沙发上,边看着有趣的电视,边喝着香味四溢的绿茶,还时不时地发出几声欢快的笑声,我看着妈妈轻松、无忧无虑的安详样子,真是羡慕不已,不禁说道;“我羡慕你!”妈妈一脸茫然地望着我,十分诧异:“你羡慕我什么?我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中年妇女。”“你不用写作业,而且可以看电视,可以干自己爱做的事情。”我皱着眉头说。“我还羡慕你呢,可以坐在教室里上课,可以与同学一起学习、玩耍,可以做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我已经到了中年,只能享受一下电视带给我的快乐!”妈妈叹着气说。我高兴起来,原来现在我忙碌的生活也是被别人所羡慕的,我应该好好享受现在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无论是怎样的,都要珍惜,因为别人也在羡慕着我的生活。
这本书里的每一篇散文都令人得以深思,心灵得以进化,使人能把自己联系于文中,树立正确的观念,这就是毕淑敏散文的独特魅力。
毕淑敏文章的读后感(三)
读了《毕淑敏散文》中的《写下你的墓志铭》后,我受益匪浅。
毕淑敏女士在文中写道:“ 认真地策划自己的一生,还是要把自身命的时间定得更长远一些,活的更从容,面对死亡的限制,把自己的一生渲染得绚丽多彩” 。这说明了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得精彩,活的值得,活的快乐就满足了,不需要获得什么重大奖项。不需要为社会作出重大贡献,不需要成名,到了临死之前,回想过去精彩绚丽,酸甜苦辣的一生,苍老的嘴唇是否会向上扬起?虚弱地运转着记忆的齿轮,想起童年在茂盛葱绿的树底下,荡起那轻巧的小秋千;想起青年时期前的伙伴们稚嫩的小手,漫步在金色的林荫之下,哼着不知名的小曲,面朝火红的夕阳走去;想起老年时期,子孙满堂,抱起新生的婴儿,一家人沉浸在温暖与幸福之中。
可是,万物翻新,是逃避不开死亡的轨道的,因为无数生命的演变,所以才会有人类这种个体的出现。不是恐龙的死亡才迎来了人类称霸的时代吗?不要惧怕死亡,穿越死亡,完成一个生命的轮回,只有享受了生命的人,才会放下死亡的遗憾,面对死亡的深渊,你是否会放下手中生命的绳索,纵身扑向死亡的怀抱呢?
而对于我而言,墓志铭代表着死亡,阴暗、邪恶与绝望。静下心认真思考自己的墓志铭上写些什么?
我决定,我死后,墓碑上会刻着这样几行字:“ 我感谢母亲给予我生命,给我看见这绚丽世界的机会;我感谢这造世主,不辞劳苦地创造出人类的弱小智慧的生命;我感谢地球母亲,哺育人类这么多年,不抱怨,默默地承受着人类对它的摧残;感谢进化所走过的漫长旅程” 。
珍惜剩余的生命,幸福、快乐地度过每分每秒。(www.liz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