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读后感(一)

  张爱玲大俗大雅的文化取向,如同金庸一般。她以通俗文学作品起家,却也坚持纯文学的创作方向。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人气极高。

  人生是舞台,个人脱不了要扮演其中的某个角色。张爱玲却在这人生舞台上远远眺望着,她不是导演,却如胜似导演,用笔娓娓动听地为我们讲述过去某一场或正在进行的人生戏剧里的诸位角色。同时,张爱玲也远远有别于同时代的许多女作家,她是一个不进入角色而在高处做解说的导演,她冷静到冷漠,将生命的底部翻过来给我们看,也给她自己看。于是有人言,她是“一个伟大的寻求者”。她寻的是,女奴时代谢幕后女性角色的归宿所在,她以否定现代生态下女性女奴角色的方式,表达了她深深的渴望,渴望女性能挣脱历史的、文化的、生理的、心理的诸般枷锁和桎梏。她还在《传奇》中,再现了一批失去了以往寄生乐土的遗老遗少的尴尬余生,悄悄地填补了现代文学史中的这段人生空白,从而折射出失落的中国封建家族中所以失落的虚弱本性。自然,这是我们今人的解读。而在当时。张爱玲的这些作品曾被当时的着名评论家评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读张爱玲,需得用灵魂去读灵魂。


张爱玲传读后感(二)

  张爱玲这位作家的内心世界和常人太不一样了,显赫家世她有,写作奇才她有,乱世情缘她有,但在这背后却是很多人意想不到的父母离异,遭父虐待出走,香港大学求学,深爱着的丈夫背叛,出走大陆到香港,最后美国定居的人生经历。她追寻单纯的爱情,可以完全不顾世俗,胡兰成有家有室,但她爱也就全然不顾世俗的眼光了,投入的彻底,却也因为受到背叛决绝的彻底。这样的女性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只能说是那个年代的产物,有这样的经历、背景、无所畏惧的性格造就了这样一位让人感慨其人生、赞叹其才情的女性。

  胭脂红,美人泪。旷世奇才,才艺倾天下。生花妙笔真性情,临水自怜,谁解其中意?

  情已了,泪难收。梦回千里,惆怅还依旧。多情女子空牵挂,轻叹红尘,误落凡世花。

  上个世纪的旧上海,撩拨起一段段往事,拂去了岁月的尘埃,翻阅那一段泛黄的历史,一个身影伴着熠熠的光芒渐渐清晰,带着些历尽沧桑的落寞,带着些照花自怜的孤傲,穿过那一片摇曳的,绚丽的旗袍,经过那一段动荡时局下的流光溢彩,跨越了岁月的间隔,徐徐走出。张爱玲,一个拥有着旷世之才的奇女子,一个拥有过铭心之恋的痴女子,一个历经磨难而又隐退于现实之中的不平凡的女子,一朵误谪凡尘的花。

  旧上海的洋房里,华丽的装饰蒙上了陈旧的色彩,像是岁月雕刻过的痕迹,出生在这样一个落魄的家族,她没有赶上这个家族的热闹,她来的太晚了,家族的显赫繁华已成为过去,她只看到一个灰暗的,巨大而又虚浮的王朝的背影,带着没落贵族的陈腐味。父母激烈的争吵,经济的压力,母亲远赴法国的离去,父亲不由分说的打骂,继母刻薄狠毒的恶言恶语,使她过早的体会到了心灵的创痛,积累了最初的人生悲剧意识,也正是这些经历使她在日后的作品中,以“入世挑剔者”的眼光无情剖析着人情世事的阴暗丑恶。

  才华横溢,这是张爱玲不幸中的万幸。家族的没落,动荡社会的沉落,没能摧毁她的前程,却成就了一个奇才的诞生,圆了一个乱世天才之梦。


张爱玲传读后感(三)

  张爱玲有一句经典语录:“出名要趁早。”这近乎是狂言,我想,就是这一句简单的话,她早早地把自己推到了万人瞩目、繁华而近乎糜烂的上海舞台中,在当时文坛并不景气的上海,她开始张显个性,迫不及待的出名。她因一部《沉香屑:第一炉香》成名于繁华的旧上海,此后,她用一种近乎冷漠的笔调讲述那些绚丽的故事。

  张爱玲的体内流淌着贵族的血液。这个被当时文坛称为奇迹的女作家,很少人知道她是清末着名“清流派”代表张佩伦的孙女,前清大臣李鸿章的重外孙女。但是出身贵族的她,童年并不幸福。父母过早离异,和继母长期的不和,继而被关禁。也许这是她生命中最早的寒意,真正地冷。海明威曾说过:“作家成长的最重要的条件和因素是不幸的童年。”她的急功近利,她的冷漠世故,她的孤僻清高,我想,都与她的童年有关吧。这样的童年,才促成她的早熟,小小的张爱玲就读懂了世态炎凉,她从此关闭了心灵的一扇窗,冷眼观看大千世界。

  对于爱情,张爱玲是感性的。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婚姻,恰发生于国土沦陷的乱世,正如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婚姻,是成就于一个城市的毁灭一样。《封锁》牵起了他俩的红线。胡兰成是懂得张爱玲的:懂她贵族家庭背景下的高贵优雅,也懂她因为童年的不幸而生成的及时行乐的思想。因为懂得,张爱玲并不在意胡兰成是汉奸,她抛弃世人的侧目,依然爱他。三年并不长,却是她生命中最珍贵的年华。张爱玲有着种近乎冷酷的高傲,就算胡兰成挥霍滥情,她只送去诀别信和30万元,并轻描淡写:“我将只是萎谢了。”也许正如她所说的:“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再精致的衣裘,也有被蚀破的时候,对于只求完美的张爱玲,就不得不舍弃那段爱情了,虽然它曾经是完美的东西。但那是怎么凄切的疼痛?(www.lizhi.com)

  张爱玲的文章中所透露出的丝丝荒凉气息,深深的吸引着我。她那饱含沧桑的笔,流转于色彩鲜明,参差对照的文风上,用她对生活的独特的见解,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 从我知道张爱玲开始,便一如既往的喜欢她,或者可以说是崇拜她。我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捧着她的作品细细品味,阅读她的文字中那种苍凉,感受她的人生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半生缘》中温柔却软弱,委曲求全,只能用“我们再也回不去了”作为灿烂过后的一声哀鸣的顾曼桢;还是《金锁记》中出场粉亮,余景悲怆的曹七巧;或是《沉香屑:第一炉香》中在一个错误的地方错误的时间爱上了一个错误的人的葛薇龙;抑或是《色?戒》中爱上汉奸易先生,却落下个背叛的下场的王佳芝……她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爱玲属于她的那个时代,她短暂而夺目的创作生涯,犹如“一个美丽而又苍凉的手势”,令人回味无穷。

  繁华过后,又是一番怎么的荒凉呢?谁能料到,如此风华绝代的张爱玲,在成年后,仍不能超越早年的不幸,她就像她笔下的众多的女人一样,一步步走向没落,走向凋零。1995年,张爱玲谢世于美国,7天后才被人发现,家里空空如洗,身上只得一条薄毯,她竟以最凄凉的方式凋零。我常常在想,张爱玲弥留之际,可曾想到晚年在病榻上的七巧,是否也懒得去檫拭眼角的一滴清泪?她以一双早熟的慧眼洞穿了人性的弱点和世间的荒凉,并以自己的思维,妙笔生花的展现给世人看,但她最终无法用这些光芒来驱逐黑暗,以最悲切的方式结尾,这是怎样的悲哀啊!

  行文至此,我看看窗外,月光点点,仿佛回到了张爱玲笔下的境界中。品一杯香茗,重温她的作品,我更加青睐于她的“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