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的心路读后感(一)
周国平先生的哲学散文集《朝圣的心路》,字字珠玑,醍醐灌顶,让我如若新生的婴儿,方才感觉到无尽的光芒。
关于信仰,我一直偏执地认为只有形如“守望”或者“追求”的字眼才能与之相匹配,守望自由、追求光明……总是严肃而神圣的。我不知对错与否,我很难否定这样的想法,这让我直到今日,依然坚信这个想法具有存在的价值。
任凭思绪车马星空,我总是想起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那个主人公,他是被学校开除的中学生,玩世不恭,甚至有些愤世嫉俗,他厌恶这尘世平庸的一切。但就是这样一个被认为一无是处的“不良青年”,却有着伟大的理想:他想象悬崖边有一大块麦田,一大群孩子在麦田里玩,而他就站在悬崖做一个守望者,专门守护着孩子防止他们掉下悬崖。主人公的理想,更是一种信仰,今日的孩子们何尝不是在悬崖边的麦田里玩,麦田的有童趣和纯真,悬崖下是空虚和物欲的深渊,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怎么能够守护人类的未来。
帕斯卡尔说:人是被废黜的国王,否则就不会因为自己失去王位而悲哀了。周国平先生在《朝圣的心路》里对此作出了进一步解释:人的高贵灵魂必须拥有配得上它的精神生活。而这种精神生活,在我看来,便是我们的信仰。
有人质疑信仰存在的必要,但却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根据柏拉图以来西方哲学的传统,每个人的存在都由肉身生活和灵魂生活,两者分别对应动物性和神性。一个怀疑信仰的人,对自身就是一个怀疑。
信仰无疑使人高尚。一个有信仰的人,首先便是有所敬畏。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爱情……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但却不能不相信神圣。在有信仰的人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人格与尊严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不论他们身在怎样的物欲横流中,他们始终明白,心中的神圣是不容侵犯的。
信仰还让人感知爱和信任。周国平先生在其《在黑暗中并肩行走》一文中与思想家史怀泽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正因为由己及人地领悟到了别人的孤独,我们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的确,我们都走在不同的人生轨迹,而正是这种信仰,让我们感知到相互追求光明的努力,使我们相互鼓励,相互给予爱与信任,而“不需要注视别人的脸和探视别人的心灵”。
信仰更让我们有勇气去面对困难。在尼采挑明“上帝死了”这个事实之后,信仰何以立足?这始终是困扰灵魂的难题。德裔美国哲学家蒂利希在《存在的勇气》一书中谈道:有精神追求的勇气便证明了信仰的存在。这似乎可以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得到证实:片中男主角安迪在经过20年的冤狱之后,终于靠着自己的力量,获得自由。人生是不断救赎自己的过程。
唯用笔、用心记录人本生存状态,或好或坏,或悲或喜。周国平先生在书中也写道:真正的信仰不在于相信佛、上帝、真主或别的什么神,而在于相信人生应该有崇高的追求,有超出世俗的理想目标。
朝圣的心路读后感(二)
在读这本书时,感觉自己就是一个虔诚的学习者,在毕恭毕敬地接受心灵鸡汤的灌溉。我觉得自己的水平,也不知道如何从理性方面评价这本书的好坏,只能从感性上来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这本书总体来说是周国平先生的读后感,是他对一些问题的思考,而于我而言,则是读后感的读后感。我将从几个点来谈谈我的想法,因为我觉得他说的这几个地方最引我感触。
周国平先生在《有所敬畏》中谈了他看了史怀泽的《敬畏生命》后的感悟:在看那本书前,周国平先生认为环保只是人类从自身利益出发去提倡环保的,如果不是环境已经恶劣到很多人不能好好生活了,人们估计不会有环保的意识,在他看了《敬畏生命》后,他被史怀泽的思想影响了,使他发生了思想转变,认为环保应该是人们主动学会了敬畏生命。而这两个观点却让我认真思考了人们为什么环保,从高中到现在一直处在环保社团中的我,也一直以为环保迫在眉睫,人们如果不环保,人类在地球生存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大。我们为什么会想要环保?毋庸置疑,这是一个挺大的原因。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呀,比如国家一直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然后长期灌输导致自己也产生某种不清晰的认识,但事实上我们是不确切地认识到我们这么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的,或者是有的人确实有很强烈的生命意识,所以他们提倡敬畏生命。这么一想,其实环保不管出于什么理由,人类办事也常是被动+主动的。
《在黑暗中并肩行走》中,周国平先生认为“每个人对于别人来说都是一个秘密,我们应该顺应这个事实。相爱的人们也只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所能做到的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并互相感受到这种努力,互相鼓励,而'不需要注视别人的脸和探视别人的心灵'”。这些话让我不禁想到我身边的很多人,人确实就是这么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人不带一物地来,也将一个人孤独地走。我们也不知道经过的每个人是否能跟我们有同样的目的地,我们都在不断地追求心中的光明,也许有一天,我们就走到了各自的十字路口,从此分道扬镳。爱并不能消除各自的孤独,爱只是推己及人地领会别人的孤独,当人和人的孤独得到交汇的时候,温暖的光交汇,于是就结伴而行走一段路。路的长短,则是由自身的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圣地决定的,每个人朝圣的圣地也决定了他的同行者。
在《救世与自救》中,周先生说“真诚的救世者和自救者都是宝贵的,我们之缺乏有感召力的传道士和启蒙思想家,一如缺乏埋头于自己园地的耕耘者。”正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救世者是用他广博知识或金钱来救济天下,而自救者有自救的意识可独善其身,这便是最好的。可是这个世界上总不乏麻木者,正如鲁迅笔下阿Q、孔乙己和看客们。
《在义与利之外》中,周先生对肖伯纳的“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这个观点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很意外地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了,我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是没有先看先生的观点自己先思考的,我认为理解为悲剧,是因为得不到的永远在搔动,扰的人心痛,得到了,满足了,没有追求反而觉得痛苦了。那么反过来想,这不也是喜剧么,得不到时你会去追逐,在追求中你有勃发、乐观的精神,这是极其幸福的,在你不断地努力后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你也会极其满足,这是很多人都追求的大团圆结局不是吗?当然,肖伯纳是更深一层的理解了这两句话的,这两句话就好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与阳,乐极生悲,否极泰来,是一种互换的关系。(www.lizhi.com)
看完这本书,总还是会有些意犹未尽,突然觉得“喝鸡汤”也是极好的,因为总能有自我的思考空间,享受好自己与他人的交流。有时候鸡汤搁那,也并非要求人们一定要按照他的想法办事,但是也能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活跃,人到了一定的年纪都是有自己选择意识的个体,书本能触发人的某些想法,我认为就是一本好书。我享受这样与书本静静交流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