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想读后感
于是迫不及待地拜读《我的梦想》大作。没想到篇篇精彩,字字珠玑,令人叹服。
本书分四部分:宏观思考、课程教学、教育杂谈、教育管理。每部分都各具特色。下面我简单谈谈自己读后的感触。
一、宏观思考,高屋建瓴
研究宏观教育政策不愧是作者的长项,“宏观教育”部分堪称是书中最精彩的篇章!《认同缺失课改不容回避的问题》《学校科研异化令人忧》《校本研究员在课改中扮演什么角色》等文章,高屋建瓴地分析教育政策和现状,让人读后产生强烈的共鸣。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遇到了太多的问题。我们迷惑、彷徨、气愤,甚至诅咒,但有什么用呢?暴跳如雷亦于事无补,倒不如坐下来认真思考,或许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李健便是这样做的。所以读他的“宏观思考”,我们丝毫没有远、大、空的感觉,而是觉得说到我们的心坎里了。可以说,他的文章为污浊的教育空气吹来一股清凉之风!
二、课程教学,发人深省
读“课程教学”这一部分,最大的感受是:内容发人深省,而且非常实用。其首篇《如何进行教育叙事研究》便是一个典范。“教育叙事研究”这个词我是初次听说。以前,常为庞杂琐碎的教学事务而烦恼,读了本文后才知道,这些庞杂的事务也可以是教育研究的对象啊!作者拨云见日,让我恍然大悟。文中提出的“顿悟法”、“教后反思法”、“跟踪记叙法”等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皆切实可行,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读这样的文章,真是受益匪浅!
另外,《对话需引导有方》《合作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应对》《多元智能关照下的转差教育》等篇章,都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
我平时讲课激-情澎湃,为了追求教学“效果”,爱造势,常煽情。看到学生小组合作读得动情,议得热烈,我常常窃喜,认为自己的课上得是成功的、出色的。可看了《煽情过度是伤害》《小组合作不是“镜中花”》等文章,我简直如芒在背,无地自容:我太浅薄了!我以前都做了些什么啊!这些文章,简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的可笑,让我面红耳赤;或者似一把尖刀,刺中我的错误,让我非常心痛。李老师的作品,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哪!
三、教育杂谈,一矢中的
“教育杂谈”也是《我的梦想》中精彩的篇章。作者对教育教学中的一些事件、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观点鲜明,一矢中的,令人拍案叫好。
《德育不仅仅是承诺》《善良不能作校训吗》《流动红旗可以休矣》等文章,写的都是我们身边的事,但我们往往没有注意。可作者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随时对捕捉到的问题进行思考,而且行诸文字。这种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及时记录的好习惯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朋友学习的。
四、教育管理,操作性强
这一部分只有三篇文章:《最后一节班会课》《批评,让学生变得更美》和《请扮靓你的教室》。数量虽少,但质量不低,与前面几章相比,毫不逊色!
第一篇介绍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节班会课,作者模拟拍卖会的形式来开,可谓别出心裁。关键是,通过灵活的形式,学生深受启发,从中明白了许多道理。短短的一堂课,也许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怪不得作者要说:“这是我最成功的一次班会。”我们的每一节课若都能有这样大的“含金量”,那该多好啊!
另外两篇同样精彩。《批评,让学生变得更美》向我们介绍了批评学生的技巧和方式,非常实用。《请扮靓你的教室》一文,立足于教室布置,着眼点虽小,但显示出作者惊人的教育智慧和高超的教学水平,相信每一位教师读后都会深受启发。而且这些文章中所提出的做法操作性强,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随时可以模仿、借用。(www.lizhi.com)
总之,读了《我的梦想》,使我对作者更加敬佩。作品的文笔不算出色,但这是受体裁和内容所限。教育研究类的文章往往比较枯燥,只能看出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智慧,而很少能展现出作者的文学功底。相比较来讲,《我的梦想》在这方面还是很成功的。作者在慷慨激昂或娓娓而谈中总是饱含深情,令读者受到渲染,禁不住拍案叫绝,大呼“与我心有戚戚焉”!
如果有机会,建议大家读读《我的梦想》。我相信你读后一定会感到:开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