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的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玩的教育在美国,玩——素质教育的摇篮》这本书是着名作家黄全愈继《素质教育在美国》后的又一本畅销教育书籍。整本书是以他自身在美国生活的一些体验及他儿子在美国受教育的经历来分析玩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本书主要从美国居民对孩子玩的态度以及玩对于培养孩子想象力的重要性,玩是孩子发现自我的桥梁,玩是孩子感情发育的实践基地,玩是孩子走进社会的模拟训练场,玩是孩子道德养成的摇篮以及玩是孩子必需的生长维生素等七个方面来阐述玩——素质教育的摇篮这一观点。

  本书的第一页写的是一句引用一个古朴的水桶定理——一只水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差。最短的那块桶板。这句话我是赞同的,一个人的成功的高度取决于他的弱点,所以一个人想要取得巨大的成功就必须克服自己的那块最短。最差的桶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也是一样的,不仅仅要学习好学校的知识,也要体会到生活的乐趣。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对这个世界是充满好奇的,所以总想什么都尝试,但在中国很多父母就是要孩子整天待在家里学习学习学习,使得孩子失去了去了解这个世界的机会,他们所知道的都是父母老师告诉他们的。所以说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在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等知识竞赛中都能获得好成绩,但是在动手和创新等方面的竞赛中获奖人数就寥寥无几,因为他们已经养成了别人告诉他们问题答案的习惯,而缺少了自己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思维。

  这本书中提到“想象力是孩子的活力,是孩子的生命。想象力为孩子创造了成人所难以进入的幻想世界。”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前提,超乎寻常的想象力,成就超乎寻常的科学家。然而想象力要在孩子的世界中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办家家”“打野仗”等游戏。但是在现在中国,由于高考的压迫,很多孩子都失去了他们该有的孩子的童年——玩。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上好的初中,高中或大学,逼迫孩子一天十几个小时坐在课桌前学习,久而久之孩子丧失了对新事物的好奇,失去了对世界的想象,只会一味的学习做题考高分。有些家长会说:“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就是欠他一个成功的成年”。其实我想说快乐的童年和成功的成年是不矛盾的。现在社会需要的不是只会会理论的秀才,而是有技术,有创造力的人才,要有创造力,打破常规就要有丰富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教育出来的。

  读完这本书后第一个出现在我脑海里的是我的童年。因为那会爸妈出去工作,只有爷爷奶奶在家照顾我,我很庆幸我有很开明的爷爷奶奶,他们不怎么管我个学习,觉得考个过的去的分数就行,他们认为孩子就应该多出去和朋友玩。所以我的童年几乎有一半时间是和小伙伴们在小溪捉鱼,在山上摘野果……即使这样每天疯玩但我的成绩还是每次班里第一,而且在玩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大自然的秘密,比如下大雨前蚂蚁会搬家,原来小草也可以编出好看的花环,有一种草的叶子一碰就会缩起来(那是还不知道这种草叫含羞草)……到现在我很感谢我的爷爷奶奶,如果他们在我童年时像现在有些父母一样整天逼迫我在课桌前写写练练,那我现在应该也是个只会考试的机器。(www.lizhi.com)

  说了那么多玩的好处,不是说孩子就玩就可以了,不用学习。现在中国的教育制度决定我们还是要努力学习的,虽然现在很多人抨击高考制度,但这一制度也是较公平的选拔制度了,高考对于穷人家孩子来说是少数的能走出大山的一条较公平的路。一个教育制度的改革需要时间,需要摸索,所以对于现在孩子的教育我认为玩是要玩的,但是学习也是要学的,父母要做一个引导者而不是独裁者,放宽孩子的自由时间,引导孩子往正确的方向自由发展,相信快乐的童年和成功的成年不是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