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倒影读后感(一)

  左手倒影,右手年华。记得当时买下这本书时,是被它的书名吸引住了,总觉得很深刻。

  而现在,一遍,两遍地读,则是被书中那经典的句子迷惑了。书中写的是作者在高三时前所未有的绝望,许多句子耐人寻味:“我在高三,我写下这些我生活中真实的文字只是为了一场见证,虽然也许结果会很惨烈。而那句很哀伤的话,被我写下来放在相框里:过了这个七月,一切都会好的,一切都会有的。皇后有句歌词,我听了很感慨:‘当有一天,我长大了。’我总是重复着这句话,然后想下面该说的话。最后,我想:当有一天,我长大了,我希望回头看我成长的时候,回首又见它——我的那些闪耀的年华,然后可以对它们说,遇见你们,我很高兴。”

  看着那一串串经典而又伤感的文字,我的内心不禁波涛汹涌,毕竟我还在小学,不了解初中,更不明白高中,我不知道高中是怎样的辛苦怎样的艰难,何以能让作者写出这样的文字。

  当有一天,我长大了。看着这一句让作者感慨万千的句子,我的心却依然水平如镜。当有一天,我长大了,我会做些什么呢?我不知道,长大这个词离我很遥远,但又感觉伸手即来,我不知道这个词到底意味着什么。

  也许,当有一天,我长大了,我不会像《左手倒影,右手年华》的作者一样一遍一遍感怀自己的青春,而是迈着稳健的步子,看向遥远的未来,心里默默高喊:当这一天,我长大了!


左手倒影读后感(二)

  我喜欢一边吃冰欺凌,一边喝咖啡,喜欢吃路边摊子上的刀削面,喜欢半眯着眼睛看太阳,我的生活是那样单纯。直到有一天,我读了郭敬明的《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才知道,高中生的那一群人,生活得同样精彩。

  记得有一次在书山书海中遇见《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它正安安静静地躺在那个角落,紫红色的飞舞的字被如同墨一般的黑色包围着,它似乎拥有魔法,吸引了我的好奇,于是,我打开了第一页。从那一刻起,那本书影响了我的一生。

  郭敬明的文字是会灰色的,带着压抑。文字是忧郁的,淡淡的忧郁在他们身上散发,并包围着我,有点难受,我哭了。

  整本书都讲了郭敬明他的高三生活,让我认识了他的朋友:小A、颜叙、崇明、微微和CD店老板。这里面讲了他们之间的友情、他们的生活。有点颓废,又是那样不寻,那样令人羡慕。他们都是忧郁的孩子。

  其实他们外表和我们一样,干净整洁,书包里也装了沉甸甸的书本和练习册,他们背诵ABC和我们一样认真,他们也会将装订整齐的试卷一遍遍的看,而且每一遍都是那样的认真。可是,我们被这样的生活所俘,就像在被慢慢加热的水底待着的青蛙,渐渐在不知不觉中迷失、死亡。而他们以他们的方式发泄释放。整抽屉的CD,在寂寞的夜晚,将耳机调到震耳欲聋,踩着鼓点,身体在空气中舒展。黑暗中,他们自我麻醉,他们的表情是麻木的,眼神是空洞的,但内心的感情是黑色的浪潮,每每午夜,便可听见,哗,哗,哗,无情的,洒脱的释放。

  郭敬明在文中说他喜欢读安妮宝贝。安妮宝贝是我向来不喜欢的,也许是对如今泛滥网络文学的偏见。不过我还是改变了主意,特意去了趟书店,买了她的《彼岸花》。我看见的仍是灰色,安妮宝贝似乎更绝望。这一次,我不哭了,我的泪已经流干。她很残忍,那种一针见血让我看见了活在内心深处的自己,那种空虚、无助和脆弱。也许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在伤口上撒盐,痛得彻底,才会避免下一次错误。

  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生活并没有那样悠闲,我开始重新打量这个世界,试探着用手去触碰未知,现在我很忙,我已经没有时间眯着眼睛看太阳了。有一次,我一个人走在陌生的道路上,忽然停下来去看太阳,那太阳很亮,很温暖,我闭上被太阳照得生疼的双眼,眼泪不知不觉流了出来。为什么?我也不知道。

  我开始听摇滚。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他们热爱摇滚,因为也是忧郁的,就像痛哭的孩子,真的。我记得郭敬明在里面说过一句话:“喜欢摇滚的彻夜不归的人,他们是孤独的,其实他们更喜欢妈妈送递上来一个亲手削的一个苹果”。当我们被生活中精致的物质填满时,情感冷漠了,其实那种淡淡的体贴才真正让人回味。

  我也开始喜欢一个人站在阳台上,用45°的倾斜角看星星,喜欢和星星说悄悄话。在那个时候,我才能把我心中的快乐或者是痛哭倾倒出来,和星星说往事,那些往事现在回忆起来是那样的甜蜜,我就像一个幸福的小乞丐,怀抱着一大堆曾经的美梦

  我的生活渐渐图上了一层灰色,阳光照不进来。也许有那一天,我拨开这这层灰色,然后在阳关中慢慢舔伤口,而我生活的信念也变得更加坚定。《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你,让我成长。


左手倒影读后感(三)

  在图书馆找到了一本很破旧的书:小四(郭敬明)的《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前些年很畅销。

  呼吸着七月湿热的空气,我坐在窗前的小书桌旁,把这本书看完了。看了多少遍我没有数,我只知道,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像是浸在古老的井水里:冰凉,安静。

  这本书是小四在高三时写的一些文字,有小说,有散文,中间穿插着许多他成长的领悟。对读者而言,他写的是别人的故事,他自己的心情却在字里行间折射出了这一代人的成长的蜕变。也许是年纪相仿吧,所以我读他的文章时,感触颇深。

  可能受课本上战争时期的少年英雄的影响吧,总以为青春是一个富有激-情的词,青春就是希望,青春就是大哥哥大姐姐灿烂年轻的笑脸。可是当我慢慢长大,终于也开始体会到青春的时候,我清晰的感受到了这两个字背后深深浅浅的无奈。青春啊,不过是痛并快乐着的呼啸而过!

  小四的文笔很细腻,如同一枚细微的倒刺不小心扎进了手心柔软的肉里,怎么弄也弄不出来,只有让心不停的疼,不停的痛。小四用华丽的词语写武侠小说,用寂寞的词语写散文,用绝望的词语写他的心情。书里面的每个字都是他的一声轻叹,连起来却是深不可测的忧伤,一声一声,一片一片,无止无境。

  我们这一代的孩子啊,看上去似乎都很好,会笑,会运动,有文化,懂礼貌,可是真的是这样吗?拥挤的人群,全是陌生的眼神;楼上楼下,全是冷漠的表情,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只有自己知道自己装的有多累。钢筋水泥铸建了坚不可摧的石头森林,而居住在这森林里的我们啊,却因为受到太强的保护而脆弱的不堪一击。

  当我们站在青春这道坎上时,我们开始学会洞察社会,思考人生。我们还开始面临压力:学习的压力,社会的压力。这些体会这些道理过来人都是理解的,可是却无法用语言想我们描述,即便描述出来了,年幼的孩子也体会不来,除非亲自经历。

  小四在这本书中就把他高三时思考的一些东西记录小来。像每个那个年龄的小孩一样,小四思考了他平淡的生活经历,他的刻骨铭心的朋友,他绝望的人生观,他对摇滚音乐、对非主流电影的挚爱以及对未来无法抗拒的无奈。(www.lizhi.com)

  初生牛犊不怕虎,可是当我们意识到原来这世上有这么多事不能被我们所左右,比如高考、失学、下岗、离别……我们开始犹豫,变得胆怯。当我们意识到成年人的社会会更复杂,社会上的潜规则更让人无奈的时候,我们的眼里写满了懦弱,心里填满了绝望。我们如同黑夜中迷路的小孩,望着空洞洞的前方低头啜泣,不知道哪里是光明的出口。小孩子都是那么急切得渴望一夜长大,可是这一天真实到来时我们却慌张到措手不及。于是我们开始意识到童年才是一个人最幸福的时光,平生第一次开始强烈的怀旧,怀念自己经历过的所有,怀念那些简单的生活,细小的幸福。

  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回首又见它;第二部分是:天亮说晚安。第二部分是写小四这种拒绝长大的矛盾心情的。他对过去的日子是那么的迷恋,对过往的欢笑是那么的不舍,所以他用的字眼都很决绝,一颗一颗,如同嵌在纸张里的,让人揪心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