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一)
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是老师规定的必读书目。五年过去了,再翻阅有一种久违的感觉。作者在中国的大学读过书,教过书;也在美国的高校读过书,教过书。他以一名留美博士眼中的中美教育为副题,从他年幼的儿子矿矿在美国所受的教育与在国内的教育相比,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本书将他直观的所见、所闻、所思给记载了下来,在一种质朴的文风当中向读者贡献出充实的内容,无论对于教育工作者,还是关心孩子的家长这部书都值得一读。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
作者从儿子矿矿的经历开始说起,儿子三岁时,作者出国读博士。也是在那个时候学国画,后来收到了妻子寄来的一副画,画的是竹子。作者的同事和老师不敢相信是他画的。后来孩子也跟着去美国了,学校让孩子亲历市场经济,矿矿和同学成立了绘画公司,最后赚了50美元。矿矿五岁的时候,把他送到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班。谁料,去了五次就不想去了。原因:“老师根本不教绘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一点都不管。这点道出了美国老师的教育理念,再说说孩子,美国孩子在画完画后,是从来不问“像不像的,只问“好不好?”也只有在他们认为好的时候,才问“好不好?”如果他们自己认为不好的,一扔了之。
问“像不像”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都会习惯性地以“像不像”来要求自己,生活中也时时以“像不像”来评判做过的事。而美国老师只出了一个主题,让孩子们自由发挥,五花八门的“一塌糊涂”的画,评判的标准是“好”与“不好”。我们的教学主要以“定向思维”为主,从黑板——学生眼睛——复制,而美国主要是形象思维,用心去学。所以从绘画方面来讲,眼睛里的画是别人的画,只有心里的画才是自己的画,才是有创造的画。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一种技能。关键是采用何种方式。而且创造性不能教。创造性只能培养。创造性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她需要环境。所以,对于我们老师而言,应该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
二、到大学阶段才做学问吗?
在中国,通常的认识是,研究是属于高级科研人员的事。研究能力也不是人人都有的,独立研究,应有丰富的基础知识之后,并在研究能力逐步完善后才能进行。因此,大学四年本科毕业后,如果考上了研究生,那才开始研究。而在美国。美国的学校从小就鼓励孩子做研究,要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因为许多美国教育工作者相信“做研究”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研究材料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时也能在研究中学到书本知识和实践中的知识。
作者的儿子矿矿从二年级就开始进行研究。他的老师要求:“研究论文至少要有三个问题,要写满两页纸。”经过去公用图书馆借阅材料,他完成了他的第一份研究报告“蓝鲸”。他的论文含有四个标题:1.介绍2.蓝鲸吃什么?3.蓝鲸怎么吃东西。4.蓝鲸的非凡之处。在五年级的时候,写了一片研究卡通画和漫画的文章。二年级的论文主要是侧重整理资料,但是,孩子从决定题目,到从十几本中发现对研究有用的资料,再着手写文章,这个独立思考的过程更有价值。
五年级时候,矿矿的研究就从简单的材料整理进入到问题研究了。他根据自己兴趣点漫画和卡通画,提出了卡通画和漫画未来发展的见解。尽管他的老爸评价说研究散乱,不够严谨,缺乏科学性,但是创新意识和独立意识,是显而易见的。
七年级,矿矿独立完成了“百分之百“的科学研究。研究什么?左思右想后,课题很异想天开。测试小老鼠的决策能力?这个课题太离奇,太出格。关键是怎么研究?他选择用食物引诱老鼠钻洞。设计了几种方法:第一阶段训练小老鼠钻洞,第二阶段,让老鼠知道左边的洞不通,右边的洞可以吃到食物。最后提供结论的阶段。他的结论很精彩。他没有支持老鼠没有决策能力,也没有支持老鼠有决策能力。他最后的结论是:“老鼠没有作出复杂决策的能力,但它们简单记忆和本能会影响它们作出的决策。”他最后十页正文附加三页分析表格。从头到尾的叙述,分析有条有理。
下面看看作者列举出七年级的科学研究展览会上的有趣的研究课题:
——音乐(古典音乐、乡村音乐、摇滚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色彩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影响;
——食物的色彩与消费者的心理;
——狗靠什么来决定选择玩具;
——猫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
——辛辛那提地区的气温与环保;
反观我们中国孩子在七年级时在做什么?每个月的月考,挑灯夜战写作业,没完没了的试题,还有烦恼无比的排名。以及每个家长的胆战心惊。从矿矿二年级到五年级再到七年级,我们看到了学校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真正的知识是活的,是自己悟出来的,是能够运用的。作者用很到位的一句话说出了其中的对比:中国的教育学的多悟的少,美国的教育是学的少悟的多。
三、要不要惩罚孩子?
说到美国中小学的惩罚教育,在美国,家长打孩子是非法行为,在美国的不少州,教师适当打学生则是合法的。公立学校比私立学校的惩罚要宽松。学校规定,凡是学生在一天内连续三次挨批评,就必须给孩子家长打一次电话。美国学校不搞劳动体罚,我们有时会把不听话,犯错误的孩子留下来打扫卫生,美国有一种惩罚,是我们很难想象出来的。
美国中小学没有午休时间,孩子们七八点中到家门口等校车接孩子上学,在学校待到下午三点。由校车送回家。学生可以自带午餐,也可以去食堂买饭。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可能午餐不正经吃东西,一般下午两点左右,给孩子们吃点心。点心就是由家长提供的,每个月,家长都会收到老师列出的一份名单。每天由一名家长负责买点心送到学校去。于是孩子们这顿电信异常丰富。
老师可以有各种理由罚学生提前到校或推迟离校。不完成作业,未带课堂需要的材料,迟到,或违背校规等,都可成为被罚的理由。罚早到校或晚离校。罚早上7:30到校,或者星期六上午9:00=12:00到校学习,(在美国学校,周六不上课。罚周六上课是美国孩子最痛苦的事)交通工具由家长自理。其实这是惩罚家长。家长有压力,孩子自然知道什么是压力了。
看完了这本书,我还有一些触动,就是美式教育特别维护教师的权益,这样能保证教师更好地工作。在我们中国的学校里,经常会有家长到学校吵闹,责备教师惩罚了自己的孩子,往往导致教师受到了批评,而学生便会更加放纵。由此可见,在美国的教育里,很多都认为,教育本身是离不开惩罚,只有做错事受到惩罚,学生才会形成一种纪律观念,走上社会后,也才会自觉遵守社会法纪。
四、天赋教育与普通班的特殊存在
美国的天赋教育不同于中国的加压负重的开发智力教育。它的宗旨是:每个孩子都有权利得到适合自己能力的教育,那些具有天赋才能的孩子也应该得到适合于他们能力的特殊教育,以满足他们的智力发展需要。美国人一般都承认天才。天赋教育班不是家长或老师可以争取来的,需要进行IQ测试。这些所谓的天赋教育班并不独立与其他的普通班,进入天赋班学习的孩子,每天只有一个小时是单独聚在一起上课的。大部分时间是同普通班的孩子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一般的基础课,像数学、语言、自然科学、图画、体育等都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同步,但在天赋教育班,孩子们将接触到超出一般教学内容的东西,内容很广泛:古文化研究、历史人物研究。时事分析、政策讨论、哲学问题的辩论,以及一些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培养等。在天赋教育班,并没有提前学习高年级的课程,只是为这些经历过剩的孩子提供快乐驰骋的天地。在那里,孩子可以接触到一些同龄人可能还没来得及思考的问题。这种天赋也是一种因材施教的体现。
书中描述的是美国的教育情况,对照的是中国的教育现状。正是在比较中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不同的教育模式决定不同的学生未来。是放飞学生思想的翅膀还是把学生的思维拘禁模式中,值得我们深思。读过此书,才会明白今后脚下的路怎么走?全书高深理论不多,例子非常有趣。而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却说明了一个个让人无法释怀的道理,使我们深受启迪。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二)
最近一直在读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对中美教育的对比感触很深。
看第一章就看到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上面提到:创造性能不能教?能不能在课堂上教创造性?作者给创造性下了这么一个定义: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也就是说,创造必须具有两个要件: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因此,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之特性或能力。
那么,创造性到底能不能教?我觉得这是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去认真思考的问题。书中举了一些例子,供大家思考。其中有一个例子我印象特别深刻。是关于中国和美国教儿童画画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在美国,老师根本不教绘画,一点都不教!每次都是给一个题目,就让孩子们自己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爱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一点不管。画完了老师就只是夸奖说‘好哇!好哇!’。孩子们有的站着画,有的跪着画,有的趴着画······当然画的画也是不成比例、不讲布局、不管结构、无方圆没规矩,甚至连基本笔法都没有。在中国,相信不用我说了,老师肯定得先教基本的笔法,教画的比例与布局,然后给个样板让孩子们比着画,基本上都能画的像模像样的。中国的孩子画完以后都是问“像不像”,而美国的孩子都是问“好不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在中国,一个三岁的孩子都能画出一副以假乱真的竹子画,可是,一个三岁的孩子对现实生活中“竹子”的概念是不是清楚呢?回答是否定的。也就是说,是不太清楚的,甚至是很模糊的。因此,此时他们的“竹子”的概念就只能是黑板上老师挂着的那幅画。也因此,他们问的“像不像”指的就是像不像那幅画。既然有“像不像”的发问,就一定有一个可依据的样板来评判“像”还是“不像”。当一个人从小就反复接受这种模式的训练,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性的以“像不像”样板来要求自己。这种训练往往培养的是一种比照式的逻辑思维或线性思维。而美国孩子学绘画,美国孩子学绘画,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在现实生活到内心想像的过程中自由地“构图”。因此,才有美国孩子的五花八门的不成比例、不讲布局、不管结构、无方圆没规矩、甚至连基本笔法都没有的画。也因此,美国孩子画完回后,只问“好不好”?不问“像不像”?回答“像不像”的问题,更多的是逻辑思维。回答“好不好”的问题,则完全可以是形象思维。因此,许多中国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拷贝的“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
看到这个例子,不知各位对“创造性能不能教”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答案。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三)
一看见《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就被其封面上的几行字所吸引:“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不是发人深省的、中华民族的一大困惑?”——这也正是我一直困惑而无法释怀的一个迷。再看看作者的简历,这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作者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尤其当其儿子亲身经历了美国的教育之后,作者对中美教育的体会和思考更加具体,更加全面。作为一位教师,教育作为工作就像吃饭穿衣一样成为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是我们天天相伴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哪些差距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在本书的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看起来这好像只是评判标准的差异,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训练混为一谈,结果是“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COPY(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作者最后写道:把“教”混同于“训练”,就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结果,教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就会延伸到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www.lizhi.com)
改革我们的教育观念,改革我们的教育手段;解放学生的思想,解放学生的行为,营造“自由与开放的追问风气”,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创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着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大力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双手、大脑、眼睛、嘴巴、时间、空间,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驰骋疆场的千里马,而不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墨守成规的“小绵羊”。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才是最富创造性与开拓性的,也就是说当人处于自由放松而又专注的神弛状态时,人的创造性才是最强的。因此,我们现在亟待把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
“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愿创造之花象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的更美更艳;愿我们的学生在创造的氛围中开开心心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