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读后感(一)

  一口气看完《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村上春树的文笔依旧是炉火纯青,谜案一步步地揭开,但跟神秘的小小人一样,最后也还是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而几种可能性最后都变成人性的几个面孔——无论展现哪一个都是很自然的——很奇妙又自然的感觉。这大概就是村上作品的魅力所在——无羁却有序的想象构造了一个又一个虚幻的真实或者真实的虚幻。

  这次作品最厉害的就是几个关于死亡和绝望的状态描写,代入感之强,有令人轻度发寒的感觉。另外,也是能让人学会体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悲伤,击中你的可能只是别人忽略的,反之亦然。但有些注定的坠落,也是不可逆转的。而关于生死,村上关注的精神层面更多于生物层面,一定程度上,他是将行尸走肉的人生和死亡放在同一类的。村上这次讲述的救赎也不是普通的鸡汤式,是带着一点大彻大悟、也不脱离红尘的清醒。

  村上的作品里总是少不了性,但每次都被提升到某个很高很深的境界,这次的超自然性爱没有《1Q84》里那么玄乎,但变成了4P……

  最后摘录一段写得很暖人的拥抱:“两人已经不再说一句话。语言在这里失去了力量。就像停止了舞蹈的舞者,他们只是静静相拥,委身于时间的流逝。那是过去与现在(大概还要加上一点未来)浑然化作一体的时间。两人的身体间没有空隙,她温暖的气息规律地吹拂在作的脖子上。作闭着眼,寄身于音乐的回响,聆听惠里的心跳声。那声音和系在堤坝边的小艇发出的咔嗒声交叠了。”这是这个拥抱的最后一段,加上前面总共用了一页,语言的美感还是很动人的。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读后感(二)

  在别人的推荐下,而且想了解一下村上春树的作品,就买下来了,这学期开学开始看的这本书,只是越来越多的事情扰乱了计划,借五月这个“机会”就把这本书看完了。“巡礼”是指观光记、参观记,或者是参加特殊活动,或有特定目的的旅行,开始弄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的书名,读了才明白这是主人公对过去的“参观”,对自己遭遇的不公平来了一次旅行,读这本书可以让人平静下来,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忘记着生活的纷纷扰扰,但里面描写的主人公多崎作所经历的友情的变化,以及友情的重要又让人回想起生活,回归到生活。而村上春树在写作时有用悬疑的手法,一次次的将事件发展推到高潮,一次次地未果,引发了我阅读的兴趣,有一种停不下来的意味。所以读着这本书内心时而平静时而波澜起伏。

  本来约好一起留在家乡读大学的黑、白、赤、青、作五个人(显然只有作是没有色彩的名字),最后只有作一个人去了东京读大学,但那时朋友们也没有认为他抛弃了他们,但上大学后一切都改变了,没来由的,他们抛弃了他,而他不知道原因,经过多次找他们未果之后,也就没继续寻找自己被抛弃的原因,似乎那已不再重要,或许是不敢去弄明白一切的发生,不和任何人交朋友,行尸走肉般的生活着。等到一切都淡去,作交到了新朋友灰,但最后也是没了音讯的一个朋友。

  在与朋友沙罗一次次的对话中慢慢回溯到过去,慢慢看清过去,慢慢想到弄清真相,弄清自己为什么会遭到不公平的待遇,为什么会被大家抛弃。他其间经历了一次次奇怪的梦境,每次读完都让人陷入深深的沉思,但主人公想不清楚,而我们读者来读懂主人公的梦似乎更难。虽然作最后还是找到了他们四人,挨个寻访,寻找答案,我总结了一下就是被抛弃的原因:白说自己被他强奸了。不理他只是因为一个小团体的“默契”,一种不让白伤心的“安慰”,没有人真正完全相信白所说的话。他毕竟是个那么老实的人。但他是否做过做那样的事,他自己都不确定,读者也不知道,就是这样的一个结局,很多人这结尾觉得虎头蛇尾,但我认为看似不完整的结局,但其实是个美妙的结局,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弄清楚的,在“巡礼”的过程中作显然已经释放了自己多年的郁闷,疑问已不再纠缠自己,人生的疙瘩终于解开,也看到了大家安静地过着自己的生活,有些人虽背离了自己曾经的梦想,有人为了逃避而背进离乡,但也还算过得去。既现实又不可思议,感觉就像在二十多年后三十多岁的自己又拾回了自己的人生。这种结尾又会给很多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悬疑的剧情让人很想一探究竟,但是于我而言,已是完满。

  知道黑曾对自己是爱慕的,作说了:“我一直认为自己是缺少色彩和个性,空无一物的人。总觉得自己是腹中空空的容器,里面根本没有可以作为内容的东西。没有明显的缺点,也没有过人之处。”“一直认为”正好说出了现在的作不觉得自己是空无一物了,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在回溯中明白自己的存在不是没有意义,也不是没有色彩。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读后感(三)

  用了三个小时读完了村上春树的新作《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创作一本书,作者可能要酝酿构思三个月、三年甚至三十年,而我只用了区区三个小时就读完了,这样做可能有些对不起村上君,但这就是现实。

  我和老婆的一大共同点就是爱看村上的书,家里简直像村上作品博物馆一样摆齐了几乎全部作品的中文译本,开始是林少华,现在是施小伟译的。甚至从不听爵士乐的我们,还买了《爵士乐群英谱》,尽管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实际上村上的作品,虽然其本人没有承认,但到底每本都有一些爵士乐的影子,也许当年村上在自己的酒吧默默听音乐时萌生了创作《且听风吟》的念头也未可知。

  扯远了,回到本书上来。《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这名字,简直和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旗民族乡有一拼,要是林少华,断然不会这么直译)以下简称《没》。

  《没》书大致情节如下:青年作与高中时代的好友赤、青、黑、白一同在名古屋市生活,因为做义工的关系结成一个五人小团体,彼此十分要好。后来高考,作去了东京,而其他四人留在名古屋。一开始大家的关系还很正常,学校放假时大家还在一起聚会玩乐,但突然一天,四人一致不理作,并将他排除在团体之外,一开始是暗示,后来干脆明说了。

  作在惊愕之余,竟也默默承受,没有问个为什么,从此和其余四人断了联系。

  作一度精神消极,甚至想过自杀,但还好,默默地挺过来了。在大学还交了另外一个同性好友灰。

  后来作做了一系列怪梦,梦见自己和黑、白分别发生关系,奇怪的是,在这混乱的关系中,灰竟然也有参与。

  然后,毫无征兆地,灰也突然从作的世界中消失。

  作可能对这种情况已经熟悉甚至麻木。直到他遇见了自己的女友沙罗,沙罗鼓励他寻找当年他和朋友们断交的事实真相,并从中解脱(太复杂了,要我说就一句话,死也死个明白!)并给予了他一些帮助,且告诉他白已经死去。

  于是作踏上了求真之途,先后拜访了当年健壮的体育选手如今是凌志车销售经理的青,当年就头脑聪明如今是知名培训机构总裁的赤,以及远嫁芬兰的黑,他了解到原来四人排除自己的原因竟然是白当时被人强暴并怀孕,而白亲口指认凶手是作!

  其实当时其余三人就怀疑甚至根本不相信作会做出此事,然而三人的反应出奇一致,支持白,声讨作并与之决裂。

  弄明白事情真相的作回到东京,却念念不忘自己出发前无意间撞见沙罗与另外一名中年男人的亲昵举动,而且,他断定中年男人和沙罗的关系不一般。

  作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怀疑,沙罗请他给自己三天时间处理此事。

  三天之后,作的电话响了。结果会是怎样呢?小说在此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想象。

  本书中作在梦中与白交合,而白在现实中诬陷作强暴自己,这种暗喻的手法在村上之前的一部作品《海边的卡夫卡》中出现过,在《舞舞舞》中也略有提及,只不过上两本书中“交合”最终都真实的出现了,而本书中没有。

  其他方面,村上曾借自己作品《且听风吟》中主要人物之一鼠之口说过,“没有性描写,也没有人死去。”但村上只此一部作品践行了诺言,其他所有长篇小说,都涉及了上两方面的内容。彼时,村上的解释是,“人总是要死的,也要和女人睡觉。”

  众所周知,作为一个岛国,日本人的“群体性”是举世闻名的,在这样一个强调群体的国家中被孤立,伤害应该更大。此前村上的一部短篇《沉默》(选自《列克星敦的幽灵》)中也有类似描写,本书应该是由此文拓展而来。

  作的朋友们都有色彩,唯独作没有,这是作者的独具匠心,其实作者是在暗示作才是一个彩色的人,完整的人。大家想想尽管上述四人各有鲜明的色彩,但如果像作一样被突然踢出圈子,恐怕就地呜呼哀哉,动弹不得。

  而诬陷伤害作的是白,白色,象征着纯洁,但,也容易被玷污。村上一方面用白色暗示了女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同时做了一个大胆的反讽,做出诬告这样事情不是“黑”,竟然是看起来纯洁善良的“白”!

  这就有些另一位文学大师金庸的笔锋了,在金老笔下,那些名门正派,往往背地里鸡鸣狗盗,甚至猥琐下流,无恶不作;反倒是魔教邪派,常常重情重义,大侠风范尽显。

  然而,真的完全是白诬陷自己吗,已经成年的作和黑交流后认为,从精神层面上来看,某种程度上,两人都是害死白的凶手。

  还有在书中横插一杠子的“灰”,应该是暗示同性之爱,但显然作不好这口,灰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黯然离去。也应了文中作所说,“也许我不单是个牺牲者,同时还不知不觉给周围的人造成了伤害。或许又由于反作用力,反过来伤到了我自己。”

  此外,另外三人明知作不可能做出此事却一边倒地支持白也让人心寒。

  所幸的是,村上的书,还是宣传“正能量”的,主人公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最终还是凭借他人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克服困难,继续前进。

  文中的颜色都颇有深意,就像人心一样,人,一开始是一颗红心,对学习,对工作,对人生,满腔热血,可是经历了一些挫折和痛苦,心渐渐冷静下来,处事炉火纯青,却也失去了激情。看事情,一开始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容不得半点虚假,后来也慢慢容忍甚至默许了“灰”的存在。

  本书写的不错,但字里行间透着一股“村上牌”味道,就像是一个年老的小姐在回忆自己的往事。诚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位作者都去关注时代变迁、战争和平、理念冲突这样的大题材,但总是这些腻腻歪歪的私情小事,村上君,你是不是太小家子气了呢?

  恐怕这也是村上屡屡落选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www.lizhi.com)

  不过,作为一个与我父亲同龄的长辈,村上的心境之年轻令人吃惊,如果不看他的履历,你能相信这是一个即将过“六十六”的老人作品吗?